美文网首页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作者: 李娜2019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22:39 被阅读0次

          教材分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首文字秀丽,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它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介绍了几种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富有韵律的语言,丰富有趣的自然科学知识、能吸引学生走进大自然那奇妙的世界。

      全文一共有6个小节,第1小节和第6小节结构相似,内容前后呼应。诗的第1小节告诉人们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激发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第6小节告诉学生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能发现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秘密,只要用心思考就能学到丰富的知识,点明了诗的主旨。第2小节至第5小节以并列式的结构分别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和沟渠里的积雪这四种“天然的指南针”以及它们是如何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作者用倍感亲切的第二人称“你”来叙述,让读者感觉到作者就是一个真诚友善的朋友,向大家讲述着大自然的秘密。“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北极星是盏指路灯”这种比喻手法和“大树也会来帮忙”“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这种拟人手法,生动有趣地告诉大家天然的指南针的作用。作者遣词造句也颇有讲究,用不同的词表达相同的意思。这样不仅避免了语言的重复,又使一篇常识性的课文充满情趣。

      课文配有三幅插图。第一幅是北斗七星和北极星高挂在天空的野外星空图,这幅图与第3小节相对应,为理解此节内容服务的;第二幅图是树林图,与第4小节相对应;第三幅图是沟渠里积雪融化的场景,与第5小节相对应,为突破重难点提供帮助。借助插图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

      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朗读、感悟能力,但还比较肤浅。由于学生缺少在野外旅游、探险和迷路的生活经验,学生在野外辨别方向的生活经验不足,理解本课内容可能会有难度。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这个年龄的学生有着好奇心、表现欲和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学中要适当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学习课文。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 方位感不强,即便在数学课上学过辨别方向,但那种平面的简单辨别方向的方法与本课实际生活中的立体感知有着很大差别,学生们理解起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提取信息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了解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和它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6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重点:

      1.学习识字、写字。

      2.抓住关键信息,说说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信息,说说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一)课件出示小孩迷路的场景,引出“迷路”(板书:迷路)

      你有过迷路的经历吗?当时是什么心情?是怎么解决的呢?

      ( 紧张 害怕 恐惧...... 向周围的人求助 找警察.......)

      (二)课件出示野外图,引出“野外”,(在“迷路”前面板书“野外”)要是你在野外迷路了,你又会怎么办?(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课件出示指南针图片,再次了解指南针)可是在野外迷了路没有指南针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首诗歌,它会告诉你答案。

      (三)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独立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课后双线格里的生字多读几遍。

      2.合作读。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有不会读的字词,帮一帮。

      3.给每个小节标上序号。

      (二)分类整合,多元识字

      1.整体识记

      课件出示: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读

      (3)走迷宫

      2.分类识记

      第一组:慌 忠 永 闯 碰 (后鼻音)

      第二组:辨 盏      (前鼻音)

      第三组:实 盏 稠    (翘舌音)

      第四组:导 稀 渠 积

      3.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识记

      生字“渠”,比较难记,可结合图片,让学生先明白“渠”是人工开凿的水道,生活中经常见到,再让学生认读“渠”字组成的词语:沟渠、水渠

      4.组词识记,在语境中识字

      生字“慌、辨、盏、碰”引导学生整体识记,并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语。

      自由组词:一盏灯 乱闯 沟渠 积雪 稀稠

      课后词语:慌张 分辨 忠实 向导 永远

            惊慌 辨别 忠诚 导游 永久

      提示:读了这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近义词)

      三、默读课文,提取信息

      (一)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用方框在文中圈出来。

      (二)学生反馈,找出信息。

      1.指名回答。

      2.谁来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句式:

      课文介绍了(  )、(  )、(  )和(  )四种天然的指南针。

      (一)导入:大自然中有这么多天然的指南针,难怪作者说—(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一小节,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1小节

      2.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

      (1)代入角色练读:

      (课件出示):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

      请你来提醒提醒大家——(学生读第1句)

      课件出示乐乐迷路后惊慌图:瞧!乐乐在野外迷路了,他很惊慌

      请你来告诉他——(指名读第1句)

      请你们来安慰他——(小组读第1句)

      让咱们互相提醒一下——(全班带动作读第1句)

      (2)学生读完顺势问:作者为什么让我们不慌张呢?(学生读第2句)

      (3)小结:原来天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东西南北。

      (4)齐读第1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了解太阳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1.自由读第2小节,思考:太阳是如何帮助人们指点方向的?(板书:太阳)

      2.学生反馈

      (1)相机换词理解“忠实”和“向导”意思。

      (2)填写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1)(课件出示句式:)晚上路灯在前方时,影子会在(  );灯在左边时,影子会在(  )。

      (2)播放太阳是如何指引方向的视频。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指名读第2小节

      (2)男女生合作读1、2小节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2小节,知道了太阳是个天然的指南针,还了解了太阳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四、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9个字,学生一起读一读。

      (二)发现规律:在田字格呈现1、2小节中出现的5个字,仔细观察,说说你的发现?(“指、针”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助”左右结构,左右均等。“帮”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导”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三)重点指导。师生合作发现“帮”的右上部分第一笔横撇弯钩与左上第一笔横平齐。“巾”字窄与上部,居中,竖沿着竖中线行笔。整个字三部分都要写紧凑。

      (四)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五)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六)集体讲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七)抄写词语“指南针、帮助、向导”。

      五、归纳总结,存疑激情

      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为大家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和沟渠里的积雪这四种天然的指南针,也了解了太阳是怎样为我们指点方向的。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其它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慌 辨 忠 实 导 盏 永 闯 碰 稠 稀 渠 积

      (二)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呢?

      (三)这节课让我们接着学习其它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又是怎样帮人们辨别方向的。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一)自主学习3至5小节

      1.分发表格,分小组合作。

      2.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表格。

      3.学生反馈

      (二)以读促讲,交流分享

      1.学习第3小节,理解北极星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1)课件出示第3小节。

      (2)北极星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呢?指名回答,在表格中相机填写“夜晚”“北极星”和“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3)课件出示野外星空图,认识北极星和北斗星。描述:北斗七星是大熊座中七颗明亮的星,形状像勺子。与勺口相对的一颗最亮的星就是北极星,也叫启明星。它所处的位置在北边,为人们指路。夜晚,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只要你细细观察,北极星也会帮你准确地分辨方向。

      (4)齐读第3小节。

      2.学习第4小节 理解大树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1)课件出示第4小节。

      (2)大树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呢?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大树,在表格中填写“阴雨天”“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枝叶稀的一面是北”。

      (3)借助图片理解“稠 稀”。“稠”和“稀”是两个生字,看到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看图(稠的一边),这边的枝叶——训练学生感性理解:枝叶多,枝叶茂密,枝叶稠,枝叶密。

      看图(稀的一边),这边的枝叶——训练学生感性理解:枝叶少,枝叶稀疏,枝叶稀,枝叶疏。

      (4)小结:原来你们说的茂密、多、密就是“稠”的意思。少、疏、稀疏就是“稀”的意思,“稀稠”是一对反义词。

      (5)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呢?

      (因为大树的生长靠阳光,朝南一面受光强,枝叶就长得稠密;朝北一面受光弱,枝叶就长得稀少。)

      (6)创设情境读第4小节。

      课件出示乐乐在雨天迷路图片:糟了!糟了!下雨了,乐乐在野外迷路了,可怎么办呀?

      请你告诉乐乐——(学生读第4小节)

      请你提醒乐乐——(学生读第4小节)

      请你安慰乐乐——(学生读第4小节)

      3.学习第5小节理解沟渠里的积雪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1)课件出示第5小节。

      (2)沟渠里的积雪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呢?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沟渠里的积雪

      (3)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面还是北面?课文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4)借助图片了解沟渠里的积雪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瞧!这就是沟渠里面的积雪,让我们走近沟渠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相机填表格:北边的雪化得快,南边的雪化得慢)

      (5)为什么会这样呢?(因遮挡的缘故,阳光直射到沟渠的北边,所以沟渠的雪化得快,沟渠南边被遮挡了,所以雪化得慢。)

      (6)小结:下雪天迷路了也不用怕,只要我们观察积雪融化的情况,就会准确地辨认方向。

      (7)读第5小节。

      (三)读2至5小节。

      (1)男女生轮读

      (2)师生合作读

      三、学习第6小节,照应开头

      (一)自由读第6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二)对比读第1小节和第6小节,你发现了什么?

      (三)学生反馈(第6小节与第1小节很相似)

      (四)男女生合作读首尾两小节。

      (五)小结:第1小节告诉我们大自然中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最后一小节告诉我们只有细细观察,多多去想,才能用天然的指南针来帮我们准确地辨别方向了。(相机板书:细细观察 多多去想)

      (六)朗读全文

      四、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发现规律。在田字格中呈现四个字。读后仔细观察,你发现这四字结构有什么特点?(“碰、特、”都是左右结构,在书写时都要注意左窄右宽,还要注意笔画之间的避让。“积”也是左右结构,写得时候左右均等。“永”是独体字)

      (二)重点指导。“永”第一笔在竖中线起笔,横折勾中的竖段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五笔是捺,不是长点。

      (三)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五)集体讲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六)抄写词语“永远、碰上、特别、积雪”。

      五、拓展延伸,搜集信息

      导入:除了太阳、北极星、树和沟渠里的积雪,大自然还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它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请你们回去查一查。

      板书设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pb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