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校的将来就是学生的将来(五)未来学校的教育者——读《未来学校》

学校的将来就是学生的将来(五)未来学校的教育者——读《未来学校》

作者: 肃南一中张立红 | 来源:发表于2023-07-03 10:02 被阅读0次

    未来,还需要老师吗?未来,究竟谁来做教师?既然学习中心的学生可以有教无类,学习中心的教师会从哪里来呢?还会像过去一样吗?答案其实很简单:能者为师,谁能教谁教。

    英姿勃发

    这是一个严重的话题。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在工业、农业、科技、商业、信息领域、医疗卫生、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人工智能取代了很多人的工作,很多工作完成得比人出色,很多危险或人所不易涉足的领域,照样可以用人工智能来替代。人工智能能够替代得了教育行业吗?我觉得可以部分替代,但人的工作还是教育行业的主流,因为这是一个人与人感情的双向沟通,机器再聪明,存储的情感再丰富,也代替不了140亿个神经元,无法想像人类的内心世界,就连人工智能的发明者和制造者,也无法理清人的大脑的机理和情感渊源,怎么能够模拟人的情感世界呢!

    蓄势待发

    2017年,智能机器人重出江湖,成为风云人物。代表性事件就是2017年5月发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围棋(AlphaGo)三场连胜世界围棋冠军柯洁。接着,2017年10月,阿尔法围棋的升级版阿尔法元(AlphaZero)在没有人类导师的情况下无师自通,通过不到24小时的自我对弈、强化学习,就轻松击败了包括国际象棋、将棋和围棋在内的三大棋世界第一人。人工智能,攻陷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在医学和法律两个同样需要高智慧的领域,智能机器人也出手不凡。如在医疗诊断方面,2017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这一天,机器人医生“沃森”从美国来华。据说“沃森”的“大脑”里储存了200多部肿瘤专业领域的教科书、超过300种医学期刊,以及1500多万页肿瘤文献的关键信息和临床试验中的60多万条医疗证据,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症、病史和诊查数据,自动搜索海量的病历和医学图书、论文数据库,进行对比匹配,得出诊断结果,并给出治疗方案。在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彭绍亮教授及其团队研发的超算医疗机器人,对100份病历进行批量临床诊断,只花了4.8秒,平均单个病例需要的时间仅为0.04秒。经过对比研究,智能机器人的诊断和专业医生做出的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100%。在法律事务方面,美国拥有约900名律师的贝克&霍斯泰特勒(Baker &Hostetler)律师事务所启用了人工智能机器人,负责协助处理企业破产相关事务。而由志愿者共同研发的一款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免费给人做法律指导的聊天机器人,也已经在全美50个州上线。据称,这种机器人律师在两年内帮人打赢了大量交通违法官司,有37.5万张违规停车罚单被交管部门撤销。

    乖巧可爱

    在国内教育领域,2017年10月也发生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事件。一场高级教师对垒教学机器人的人机教学大战在高考大省河南上演:一方是3名具有17年教龄、获得过各种教学奖励的高级教师,另一方是智能机器人,他们对78名初中生进行为期4天的数学课程辅导。活动首先对78名初中生进行摸底测试,根据成绩平均划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教学机器人和真人高级教师的授课。4天时间他们对初中数学做有针对性和集中性的教学辅导,结束后再进行一轮测试,核算两组学生的分数提高情况。4天的教学过程结束以后,人机大战的结果是机器人人工智能教学全面碾压真人教学,在最核心的平均提分上以36.13分(机器人教学)完胜26.18分(真人教学),在最大提分和最小提分两项上,机器人组也分别高出真人组5分和4分。2018年,人工智能再一次高歌猛进。在由斯坦福大学发起的SQuAD(Stanford Question Answering Dataset)文本阅读理解挑战赛中,微软和阿里巴巴团队的人工智能模型分别以高分战胜了人类选手,位列榜单的前两位。虽然领先分数不多,但这是人工智能首次在文本阅读理解挑战赛中战胜人类,意味着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已经达到了人类对语言词句的理解层次。

    风采依依

    这真是颠覆历史的伟大表现。刺激不刺激,惊奇不惊奇?人工智能还真生生地从人的手中抢饭碗。有人预测说:“未来10年,大部分人类只需思考5秒或以下就可以完成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从比例上来说,未来10年人类50%的工作都会被取代,比如助理、翻译、保安、前台、护士、记者、会计、教师、理财师……”其中教师赫然在列。前不久英国发布的一个报告也预测,按照失去岗位的可能性来划分,从100到0,在300种将受到失业威胁的岗位中,教师排在倒数第二位,被淘汰的可能性是0.43%。就像智能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疗诊断、帮助律师事务一样,但要真正取代医生和律师,几乎不可能。未来的智能机器人会帮助教师更好地从教,未来的教育也会进入“人机共教”的新时代,但教师职业不会消失,也不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这是朱先生的观点,我也存有这样的想法。比如在现今的一所学校,教职员工100人,分为管理、教学、教辅、后勤四大部门。在今后转变为学习中心以后,它的人员可能会有所减少,但面对的学习对象从人数到范围都可能会大大增加。在管理中心,人员会减少,在管理者在策划和引领下,一些具体工作安排和落实会从人工智能上得到极大辅助,学习中心的特色和办学方向也会得到强力参谋。教学领域,“人机共教”的出现,让一些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在人工智能的伴随下,可能会取得更大效果。伴随人发展的情感领域和沟通交流,将成为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教辅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引进和发展,人工智能的辅助,在信息方面、实验实践、直观模拟、情感体验、需求需要等方面,将会得到更大的满足,让许多人的工作让位于人工智能。后勤方面,总体设计规划将更加完善和科学,部分沟通和体力工作可由人工智能替代。这样,学习中心成为一个信息交换、互通有无、人工主导、智能辅助、人机共教、教学相长的人类和人工智能智力集散地、人类全新发展的诞生地。

    勇闯天涯

    教师的工作部分被人工智能所替代,那是必然的,是人类历史和科技发展潮流的必然,要不然就是历史的停滞。朱先生认为,要想不被淘汰,我认为其实关键是做到两条:一是学会做智能机器人做不到的事情;二是学会与智能机器人共处,让智能机器人为我所用。它不可能完全具有人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不可能具有真正的人的创造性与独特性。而教育恰恰是“人的事业”。此外,智能机器人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非常强,但是教师的工作往往是非预设的、非逻辑的、非线性的,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偶发事件,各种力量的平衡,需要高度的创造性和艺术性。机器人之不能为,是未来教师的强项。未来的教师,会从现在大量的重复性的、简单性的、烦琐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不必要用大量时间批改作业,不需要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进行知识性传授,也不需要在课后进行大量的模仿性训练、重复性练习。双师模式,主讲老师可以通过网络给数百个班级的孩子上课,线下辅导老师则专心负责指导、陪伴等育人的工作。未来的教师需要娴熟地运用智能机器人获取各种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与技术,及时分析教育教学中的各种案例与问题。我校曾运用成都七中的教育资源进行双师教学,我自己认为个人的双师角色指导和陪伴以及与线上老师的有机融通做得还很不够,我们的部分学生与线上学校学生的能力与知识水平还有差距,考试的地方要求也有不同,因此线上课程的取舍和融通真得不好办,这个指导、陪伴、情感交流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乘风破浪

    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曾经预测,未来的教师将会成为自由职业者。现在也可以看来,我国教师进入的门槛也收得很紧,但选择的范围确放的很宽,能者为师的时代即将到来。200多年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曾经说:“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完善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现在看来,这句话更像是针对智能时代的教师说的,因为几十年前,许多老师在接受完系统的教育训练以后,基本能够胜任教师职业。而现在,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适应“人机共教”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发展太快了,毕业进入工作岗位,用不了十年,技术的一波流可能把你抛在了后面,就连你引以为傲的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学科,虽没有划时代的变革,但局部发展一直在继续,更何况传授这些理论的方法和技艺一年一个样。

    内蕴深藏

    未来的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也是学生的陪伴者;既是教练,也是陪练。他们不以学生的导师自居,而是与学生一起成长。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注重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注重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让学生更有获得感,这是未来教师的重要特点。教与学的双向需求,这现代社会已有体现。罗辑思维、喜马拉雅、知乎等平台里比较火爆的知识付费产品,就是由“自由教师”提供的收费课程。众多在职或自由教师开设的线上课程被在校学生所选择,除了获得不斐的收入,也使得学习者的教育需求得到了满足。当然,现如今还存在着社会需求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偏向或问题,国家也有“双减”这样的政策指引或办法约束,许多“自由教师”或校外专职机构受到了限制,我想这也是发展中的矛盾运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历史中的良性互动和变化,最终会走向协调的过程。

    心向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校的将来就是学生的将来(五)未来学校的教育者——读《未来学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pq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