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当你百分之百接受社会贴在你身上的标签时,你已失去了自愈能力

当你百分之百接受社会贴在你身上的标签时,你已失去了自愈能力

作者: 小木淡淡 | 来源:发表于2018-02-17 23:51 被阅读0次

文/小木淡淡

上一期的奇葩大会,被刘可乐的演讲震撼到。

高晓松说是至今为止奇葩说最好的演讲,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当然他指的肯定不是演讲技巧,而是演讲的内容。

刘可乐说:“请不要叫我躁郁症患者,请叫我刘可乐。”

当被诊断为躁郁症患者的那一刻,她恐惧过,也不知所措过,但她依然保持清醒,至少她坚持了自的内心。她不愿意被关在小黑屋里,于是她选择了不住院;她不再在意自己是否有躁郁症,于是她选择了不吃药。

也曾经因为找不到活着的意义而迷茫,但是当意识到寻找活着的意义本身就是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之后,她不再去纠结人到底为什么而活了。

她被诊断为病人,得了双相情感障碍,会极度狂躁,也会极度抑郁。

她是个躁郁症患者,她承认这个疾病,但她不接受社会上所标签的,躁郁症患者应该有的样子。

因为在她的内心,躁郁症已不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她可能只是她所有的特征之一,像她长了一张娃娃脸一样,可能也会好但是已经不再重要了。

她说:“当你百分百接受社会了社会贴在你身上的标签,那么你就失去了自我治愈的能力。”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身边开始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标签。《社会科学报》有研究说:“贴标签”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标签可以定性引导,无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它对社会个体的个性意识与自我认同都有着强烈的塑造作用和影响。

概括来说:贴标签,是人们放弃自我思考的开始,也是潜意识中对能作为一个“最终裁判者”的自我认同。

但这个来自外界的“最终裁判者”真的是正确的吗?

其实无论是什么裁判,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

因为真相永远都只在真相里。

你所看到的、听到的,也许是真实的,但你所判断的,不一定是正确的。

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有限,何况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事情的全部,因为客观事实你不可能全盘观察,人的心理动机你更是无法窥探。

所以,真正能影响你的,其实是来自你内心的自我认同

如果你认同那个“最终裁判”,那么你的心理暗示,会引导你往那个方向走,就算这个标签一开始是个误会,最终也会变成真的。

身边有两位曾经身患重病的姐姐。一位,活泼热情,每日把自己打扮得精致又时髦,工作起来充满活力,晚上还去跳广场舞,每日都神采奕奕的,不知道的人,完全看不出她患有疾病,而且是已经做过双乳切除手术的人,她说:她从来没把自己当病人,因为除了做过手术之外,她和别人是一样的。

另外一个姐姐也是同样的病,虽然做了手术,但是她总觉得自己已经是个病人,而且这是个很严重的病,意志日益消沉,别人鼓励她出去跳舞,她出去跳两天说太累了,她不适合运动。平时有一点小小的风寒感冒,就认为病情要恶化了,紧张得要立即到大医院做全面检查,可是每次检查完的结果都只是感冒而已。

几年后,结果可想而知。第一位姐姐,依然神采奕奕,第二位姐姐……

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曾经与一个病人一同去看医生,病人问:我平时需要注意什么,才能让我的病情不恶化?医生说:不要注意什么,手术很成功,你就把自己当做正常人一样看待就好了。这位医生的回答让我很震惊。

是啊,首先,你要把自己当做正常的人来对待。

只有你自己正确的看待自己了,这个世界怎么看你,其实并不重要。

我们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条条框框,每个框框被分成不同的类型。别人把你划到哪个框框,就给你贴上一个什么样的标签。

你是否曾因被贴上自己认可的标签而欣喜若狂;因被贴上不喜欢的标签而纠结难过,但是又不自觉地把自己定格在那个标签模式里,走不出来你呢?

刘可乐说:这个世界之所以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就是要告诉你,你不必格格都入,你不必因地皆宜

就算有标签那有怎样,让别人贴去吧,我只想做我心里的模样。

《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曾经是为证券经纪人,有富裕美满的家庭和体面的收入,他应该对他的生活感到满足。但是他却突然辞职,抛弃妻子去了一个荒岛上,过着野人一样的生活,只为了实现他的画家梦。

这是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行为,但是,那又怎样。

作为证券经纪人的时候他的标签应该是体面而华贵的,但并不是他想要的。

抛弃原有的生活之后,他的标签应该是疯狂或不可理喻的,但就算全世界都不认可,他依然只想做一个纯粹的画家。

也正是这种对自我内心的强烈认可和渴求,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画家。

不管你曾经遭遇过什么,不管你被贴上过什么样的标签,不要放弃自我思考,不要害怕,走出去,前面就是出口。

相关文章

  • 去拥抱你的脆弱

    当你百分百接受了社会贴在你身上的标签,其实你就失去了自愈的能力。 90后女孩刘可乐的自愈故事想必...

  • 刘可乐在奇葩大会的分享语录

    1.当你百分之百接受了社会贴在你身上的标签,其实你就失去了自愈的能力。 2.当你总是在寻找和追问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

  • 奇葩大会 刘可乐 “当你百分之百受了社会特在你身上的标签, 其实你就失去了自愈的能力。” 不断寻找意义, “意义的...

  • 十天十本书,我做到了

    当你百分之百接受别人或者自己给你贴的标签,你也就失去了自愈的能力。 这是剽悍读书营发起的第...

  • 当你百分之百接受社会贴在你身上的标签时,你已失去了自愈能力

    文/小木淡淡 上一期的奇葩大会,被刘可乐的演讲震撼到。 高晓松说是至今为止奇葩说最好的演讲,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当然...

  • 去标签

    当我们接受了社会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其实就失去了自愈能力。每个人的身体都有相当的自愈能力。 标签是一种深度的催眠,...

  • 好好说话01 马东:要辞职,怎么说?

    在你身上贴的最久的评价和标签,是你离职时留给人的印象。 很多人都可能换工作,而换工作应当是平台的提升和人脉的积累,...

  • 一个人,活成一个队伍

    现在社会上,都在流行“斜杠青年”,很多人都要往自己身上贴很多标签。你要身上没个标签,都不好意思打招呼。自从写作这一...

  • 大城市拼命,小城市拼爹,毕业后的我该如何选择?

    当你毕业的时候,拖着行李踏出校园的那一刻,你的身上就摘去了学生的标签,转身就要涌入社会洪荒中。 你是选择去北上广深...

  • 毕业后,你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回家乡发展?

    毕业了✈~ 当你拖着行李踏出校园的那一刻,你的身上就摘去了学生的标签,转身就要涌入社会洪荒中。 你是选择去北上广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你百分之百接受社会贴在你身上的标签时,你已失去了自愈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pv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