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翻译:
他向天师岐伯请教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能活到一百岁,而且行动还没有衰老现象;现在的人,年龄才到五十岁,行动就已经衰老了,这是时代变迁的呢?还是现在人违背了养生规律造成的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大都了解养生的道理,所以能效法于阴阳之道,并采用各种养生方法来保养身体,饮食有节制,作息有常规,不轻易使身心透支,因而能够使形体和精神协调,活到他们应该到的寿数,到一百岁以后才去世。”
发散:
“其知道者”,关键字:道
‘’道‘’即万物变迁循环中亘古不变的规律,在个人层面就是人生境界和价值观,判断坏美丑喜的标准,是生来就有的天赋,不易改变,只能靠长期修养去领悟;
知道了规律,顺应规律做事,顺应天道,这是知“道”。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法,
“法”是一套规则体系和原理原则,是实现价值观的指导方针和思路,可因事物内在的变化规律而变化,可通过对长期实践的思考和归纳总结而得出。
此阴阳有阴历和阳历的意思,阳历指导生活,阴历指导农耕。
和,
《晏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合适,不同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事物达到相持,平衡和默契。
术,
“术”是在规则体系指导下的具体操作方法,只要指导原则(法)不变,具体方法可千变万化,术可通过练习获得,亦可通过对法推理而产生。
数,
调节阴阳之数,多了不行,少了不行。我想到另一个词,叫中庸,中庸的态度是最适合的态度,不卑也不亢,不高也不低,不多也不少,刚刚好。能最适应“道”来做事的叫做中庸。
《中庸》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节,
当人碰到好吃的、好喝的东西,就想不停地吃、不停地喝,这是人的本能。 “中庸”、“取中”,它既不提倡纵欲,也不提倡压抑、禁欲。它在禁欲和纵欲之间选了个“中”,叫节欲。这个节是有节制,或是节奏。道家有一种理论叫“物无美恶”,任何东西没有好与不好之分;“过则为灾”,一旦超过了你的承受能力,它就会造成灾难。
在农村的时候,看到那些大骡子、大马一天活干下来,出了一身的汗,然后就去饮牲口去。饮牲口的水都是从井里打上来的,特别凉。这个水倒在饮马那食槽里面的时候,那些农民不让马直接去喝,他会在那水槽上面撒一层饲料草,这草就浮在水面上。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你看那个马,它鼻子和嘴是长一块儿的。它伸下头去喝水,一吸水吧,那个草就呛它的鼻孔。所以,马在喝完一口水后就得抬头打一个响鼻儿,把那个草喷出去。这其实就是在强制它“食饮有节”。这么一口一口的喝水,第二天牲口就不会得病。
怎样做到有节?有可量化的标准吗?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阳明《传习录》
用这句话来解读的话,圣人清晰标准,一般人不知道标准,所以无法判断怎样叫做有节,那昏镜是不是应该破镜破摔?
NO,“昏”的原因就是因为镜子上有灰。既然有灰,就要去用心擦,碰到顽固污渍,还得用磨。直到所有灰都被擦干净了,镜子就会重新明亮起来。“心犹镜也”,心是镜子,我们心中的私欲就是镜子上的灰。擦拭灰尘的过程就是廓清私欲的过程。廓清私欲就要一丝一毫都不能残留,因为如果残留一丝私欲,镜子上就仍有灰尘,无法复归“明亮”。
我们为什么要去擦灰磨镜?最终是要得到一块明镜。那得到了一块明镜又能怎么样呢?镜子的意义不在镜子本身,而是在于“照”的过程。明镜本身就可以映照万物,正如良知本身就可以知善知恶一样。良知的知善知恶就是“照”的过程。所以如果我们真的复归了“明亮”,找到了良知,那么可不像得道高人隐居而去,而是应该在经历的事上去知善知恶、为善去恶。
常
日出日落,春去秋来,乃为常。
手机,电视,喝酒,应酬,不夜城。——此为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