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我开启每周写一篇文章的模式,有点像写“小作文”,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刚开始觉得挺简单的,以为很轻松就能完成每周打卡。我心想,即使不是每天都有妙语连珠,至少还有一些啰里八嗦可以作为素材,再润色下应该就可以成一篇文章了。
想法虽大胆,现实很果敢,“打脸”不手软。对于没有码字习惯的新手,平时不经常写一些像模像样的文章,表达起来真是一言难尽。最难受的莫过于,有时没法用文字表达所思所感,或者同一件事自己叙述时尽显苍白无力,议论起来平淡无味,语文水平真让人堪忧。
目标是每周写一篇,完成了就算交差了,我也没有及时总结每次的不足和亮点,好为写下一篇文章作铺垫,所以止步不前。
另外,总是拖延到最后才写完,还给自己找借口。说要等“灵感”这个不靠谱的家伙,等着等着一周过去了,只字未写。说要等想法成熟了再写,结果写的时候把最初的想法忘了,临场发挥的能力倒是提高很多。
还一直停留在表达的舒适区,不去尝试更深刻的、更具条理、更有逻辑的写作,只是浅尝辄止,把熟知的事娓娓道来,文字机械地增长,也不见质量的提升。
我至少要改变下策略,在写作热情减退之前赶紧补充足够的能量:
本周起我要尽早写好,然后第一时间打卡,而不是留到一周的最后一天才匆匆起笔。
我要从喜欢的作家开始,主题阅读他们的作品,学习合适的表达方法,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说的。
每次遇到精彩的书都想认真写一篇读后感,但读完都是写简短的散装文字,懒于构思。最深刻的反思就是去践行想法,所以这周我准备写一篇读后感以表明改变的决心。
不能总是“看自己心情”写文章,无论如何每天我都要写点什么,斟酌着要表达的观点和使用的文字,学会温柔而有力地阐述所思所感。
我先实践这些小方法,隔一段时间再总结反思下。喜欢因积极改变所带来的未知和期待,瞬间动力满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