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作者: 晓风知非 | 来源:发表于2023-08-02 23:01 被阅读0次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元丰二年(1079年),43岁的苏轼调任湖州,发生的著名的“乌台诗案”,新党人(变法派)想置苏轼于死地,但遭到众人的反对,甚至已经退休的王安石,上书“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得以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经历100多天牢狱之灾的苏轼,可谓九死一生。在黄州期间他在佛老思想中寻求精神解脱,放情山水,留下大量名篇。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前赤壁赋》便是苏轼在经历乌台诗案,九死一生,被贬黄州,游览赤壁时,所写的千古名作。这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写出了苏轼在痛苦中和自己内心和解的密码,也看到了苏轼走出“乌台诗案”的阴云的道路,理解他心中的儒释道又是如何流露、博弈,而又最终归于一处。

    《前赤壁赋》全文都笼罩在清风、明月和江水的氛围之中,这三个意象也是理解《赤壁赋》的关键。因为是“既望”之夜,月光皎洁,所以有了第一段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以明月比兴,表达了对美人的思慕,故而引出第二段“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感叹。至此,诗歌的情感脉络,实现了由眼前的明月,到《诗经》中的明月,再到《楚辞》传统中的“美人”的迁移,“美人”是君王或者美好的理想的象征,但“美人”对自己而言远在天边,遥不可及。

    这符合苏轼当时的处境,“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不论是得到君王的赏识,还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都变得遥不可及。悲伤之情由之而来,客的洞箫之声也随着这歌声走向悲凉,情动于中而发于声,音乐最能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

    此外,客所引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抱明月而长终”的感叹都与这“既望”之夜有关,同时苏轼对客人的开导也是以明月、江水以及清风为喻。可见抓住明月便是抓住了理解整篇文章的“牛耳”。

    所以整篇《前赤壁赋》思想内核是当苏轼在自己的儒家思想中遇到困境时,在佛家和道家思想中找到了出路,实现了内心与自我的和解,内心不再对抗和矛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前赤壁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ts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