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顾及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10月版
这本书的副标题实在是足够吸引人,特别是“突破认知局限”这几个字,有点感觉像是看武林秘籍一样。类似这样标题的书很多,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有二,一是作者在奴隶社会公众号发表过几篇文章,二是作者自己的公众号顾而言之的文章质量也很不错。免费看了这么多好文章,买本书也算是支持下。
本书的背景是作者研究了上千个“失败”的案例之后,发现导致我们失败的原因是对自己错误的认知。但这里说的“失败”又是相对的,书中的一些案例中,主人公在世俗意义或者在别人眼里都是可以说是“成功”,只是他对于自己的认知还是“失败”。这类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规律,能让我们去避坑,比起成功的幸存者偏差更有借鉴意义。
- 01 -
全书逻辑清晰,从情绪体、记忆体和信念体(书中称为“认知限制三兄弟”)这三个方面,循序渐进一步步展示如何由浅入深地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维和认知的局限。这“三兄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以如下图中的形式呈现出来,然而我们对自己认知的限制,经常很难发现我们被操控的自我。
图片来源:《破圈》认知限制三兄弟:情绪体、记忆体和信念体.JPG下图显示了“情绪体可以塑造记忆体,记忆体抽象概括成信念体,而信念体也可能会诱发情绪体”。就像遇到事情时,我们经常会在相同的模式中打转,比如与人遇到冲突时,有人会习惯性地选择逃避,越是逃避越不解决问题。如同我们常常想着一些事理性上要怎么做,但实际发生时又控制不住自己朝着惯常的行为模式走。而我们的习惯又会加深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一直在这个怪圈中打转。
图片来源:《破圈》三种认知之间的关系.JPG- 02 -
要打破自己思维的怪圈首先得对自我有意识,认知三兄弟的破解是一层层往上的,情绪体是最好入手的地方。我们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好情绪就不说了,如果遇到坏情绪那真有可能会毁一天。但我们在觉得不顺心的时候,好像比较难去觉察到情绪。比如我们生气的时候,只顾着生气发泄,很难去感知到自己生气的起源在哪,光顾着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完了,也不去反思,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还是如此。
但如果我们反问下自己,我为什么要生气呢?这事值得生气吗?是因为我以前在类似的事情上遇到过什么不愉快的事而把负面情绪留在心里没有化解掉吗?有时候只要稍微问几个问题就会发现自己起来的情绪是因为自己在意某些事,而情绪本身只是对我们内心想法的呈现。
那我们为什么会对有些事在意而对另一些事无所谓呢?可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让自己印象深刻或者说是在人生重要关头发生了一些事,导致我们对某些事特别在意。在我们的记忆中会有很多这样的事,但记忆是不太可靠的,想不想得起来是一回事,不同时期回忆起来的内容可能也会有所区别。如果这个记忆的内容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负面影响,那我们可以试着去理性思考下,这件事是这么回事吗?
比如我们常在偶像剧中看到的各种误会,多年后当事人依然耿耿于怀,但只要主动去核实下当时的情况,可能也就不会长期积怨在心。那对我们自己认为的记忆也是如此,只不过很多记忆带来的负面情绪只能自己去化解。比如某个考试给我们留下不太好的记忆,导致经常做一些考试来不及的梦,或者以后但凡遇到各类考试就非常紧张。考试已经与我们情绪中的紧张划上了等号。但这个考试的记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回到当初的情境,我们理性分析一下,这就是一场考试而已,自己没有表现好的考试而已,至于为什么没有表现好,那肯定也是有很多原因,但不会因为这一场考试否定自己,也没有必要从此逢“考”必紧张。
最难的还是在信念体上破圈,一个人的信念经过多年积累,如果不是自己主动觉察到不对劲,一般很难改变。但对触碰自己的信念体需要勇气,毕竟一旦发现自己持有的信念是不对的,无疑会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宁愿痛苦也不愿意去触碰最真实的自己。但我们当下思维最低层的就是我们的信念,当我们愿意去观察自己的信念时,才有可能发生真正的改变。比如我们对考试的紧张可能是源于一旦没考好就一无是处的信念,这个信念时间久了之后可能自己也觉察不到,但又存在于我们内心中。于是不管什么类型的“考试”,我们都会很紧张,甚至是一些玩玩的游戏也会如此。
- 03 -
书中不但提出了我们认知限制的地方,也提供了很多改进的方法,这些方法逻辑和思路都很清晰,跟着做下来会有所帮助。书中总结了自我认知整合的七步:
第一步:找到主要的盲点和误区
第二步:定义自己
第三步:定义生活
第四步:建立属于你的时间观
第五步:建立属于你的金钱观
第六步:重塑你的核心价值观
第七步:创造崭新的行为模式
在具体实现这六步的时候,书提到的两个点我认为比较重要,一个是在表达的时候要遵循SMART原则,不管是描述自己的感受还是在给自己定新的目标时;另一个就是对自己内心好的心理暗示,让行为多与积极的事情联系起来,避免进入原有的思维模式。这两点与《掌握习惯》中说的一些方法有点类似,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做的改变的可执行性要比较强,这样新习惯形成的门槛就比较低,也相对容易养成。
《掌控习惯》.png同时书里提供的案例也是很深刻,读案例的过程也像在自我疗愈,就像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时一样,有时候看完双方的对话之后,自己的某些问题也解决了。而在看对话的时候,让我想起了华章老师在奴隶社会上写过的一篇文章,是讲怎么内寻自己的,就是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一直往下问下去,可能一时没有什么结果,但每问一次,总会对自己又深入探寻一步。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png另一点就是要对自己诚实,这是我最近看的《力量来自哪里》的主题之一。我们对自己诚实,才能去感知到自己真实的内心。而当我们看到了内心真实的想法时,才能从根源上去解决我们的问题。面对真实的自己是挺难的,但一直忽略却会让问题越积越深。面对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想象出来的恐惧比真实的问题可怕得多。
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很大,有些人用理性就可以分析出自己的问题,有些人需要另一个用共情才能看清楚自己。即使逻辑思维不是很强的人,通过本书的案例相信也会有所帮助。但我想犹如上课之后做作业会让知识巩固得更好,看完书之后把上面的题目做一遍也会把方法掌握得更好。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