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以问题的方式爱着家——《读懂孩子》有感

孩子以问题的方式爱着家——《读懂孩子》有感

作者: 樱_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5-06 15:22 被阅读135次

认识家庭系统排列

系统排列是德国哲学家、生命教育家、心理治疗大师海灵格整合发展出来的心理学模式。它的焦点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侧重从整个家庭系统的角度去理解个人的行为与问题。

我第一次了解家庭系统排列是从海灵格的《谁在我家》的书上,当时觉得他提出的爱的序位问题很独特,但也仅限于理论上的了解,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它在实践中的作用。

后来在心理咨询师协会上认识家排老师,并亲身参与家排活动,才知识家排是如何应用的(具体看我的文章:看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一) ——记一次家排活动)。但也充满着疑惑,比如家排活动的原理问题,家排是怎样反映家庭问题的?就是说一些人的移动与感受与家庭问题间的因果关系是如何成立的?又比如一些家排中的观念,为什么孩子的问题是爱家的反映呢?就是说问题既是家庭关系造成的结果,也是爱家的体现;为什么家庭中的丈夫是排最大的呢?如果出现妻子排最大就是没有遵循爱的序位,是要出问题的;而且在家排活动中,丈夫最大的位置也是有讲究的。总之,我觉得疑惑,甚至觉得有点玄。

要亲身感受才能理解一点点

在一次关于家排理念的育儿微课上,分享者给了我全新独特的育儿视角,我受益匪浅,便在她的推荐下学习了这本《读懂孩子》的书。通过这本书,我对青少年的各种问题有了更深入的关于家庭系统因素的认识。

《读懂孩子》简介

《读懂孩子》是由亚洲系统排列大会主席、道石教育创办人周鼎文所写。它共有七章,分别从孩子如何爱家,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孩子的行为、情绪、人际关系、疾病从家族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原因,最后介绍自己的教育观、提出自己对成功的看法。本书提出爱就要践行生命的五大法则,这也是系统排列理论的精髓,他们分别是整体法则、序位法则、平衡法则、事实法则与流动法则。它强调家庭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某个家庭成员发生问题,会有其他成员替补问题发生者,这个替补通常是小孩,所以小孩的问题就反映家庭的关系问题。它强调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特定的序位,都有每个人的责任,如果序位发生错误,比如孩子高于父母的位置,承担父母的角色与责任,就会给个人与家族带来痛苦。它强调在亲子关系中要追求平衡,父母给我们珍贵的生命,我们把生命传给我们的孩子并孝顺父母以达成这种平衡。它强调尊重与承认事实的原貌,比如家中有人去世,要尊重承认这件事,逃避事情可能会导致更多悲剧的发生。它强调生命是流动的,每个人既是接收器也是发射器,人与人之间的影响通过行为、情绪、生命的延续等等传递着。

少人能读懂孩子

令我印象深刻的观点

1、没有归属感让孩子出现人际关系问题

它强调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有归属感让我们感觉轻松、愉快、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让我们感觉孤单、寂寞、沮丧与压抑。毫无疑问孩子对家庭归属感有强烈需求,都希望与父母有良好的互动关系。书中介绍了很多孩子因为没有家庭归属感,比如他们的父母关系恶劣,他们缺乏陪伴与关心。这样他们就会从朋友那里寻找归属感,他们不去分辨好坏,只是跟随内心感受,导致他们出现了严重的关系障碍,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

遇到好的同伴会减少归属的焦虑

2、孩子会承接上一代的情绪问题

系统理论表明家族里的深层情绪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会代代相传。本书介绍了多个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个十岁的女孩失眠是因为她的外公在夜晚突然被抓走、关了很多年。之后整个家陷入极度的恐慌中,尤其到了晚上更需要保持一份警觉,害怕这种事再发生。由于这个事在家族中未曾疏解,而传到由这个女孩来承担,所以她出现了失眠。又比如一个患抑郁症的女孩,当探索她家庭的深层次的情绪时,发现她的妈妈很小就失去了父亲,结婚后生下她不久又失去了丈夫,这个悲伤没有被处理,妈妈没有从心里接受这个悲伤事件,那么就传到女儿身上并由女儿来承接,所以导致了抑郁。

3、孩子承接了去世孩子的情绪

每个家族成员不论身份地位高低都要被尊重,哪怕还没有出生的孩子。书中介绍了一个让夫妻烦恼的孩子,这个孩子觉得生活无趣,对什么都没意思,常常情绪低落没有笑容。后来了解到在这个孩子之前,妻子因为怀的都是女儿而堕了8次的胎,有些甚至是可以存活的婴儿。没有出生的生命没有被尊重没有被祈祷,父母没有忏悔之心。这使得后面生下来的孩子充满了孤独感与负罪感,因为她们是女孩,所以死了,他是男孩,所以活下来了。

美丽的心情是最好的胎教

4、孩子的爱需要流动,心脏才更健康

家庭系统排列理论指出很多疾病都是情绪病,是由情绪问题引发的,其中提到心脏病是由于爱的堵塞而导致的。书中讲述一个案例:一个妈妈因为心脏病接受了三次手术,而且还要再一次接受危机生命的手术,而且她的女儿的心脏也出现了问题。在后来的了解中发现,在这位妈妈小时侯,父母由于重男轻女,把她卖了,之后辗转又被卖到别的家庭中,所以她几十年对父母都充满不满甚至仇恨。这种情绪没有被疏导,她也在不知不觉中用同样重男轻女的方式对待女儿,使得女儿潜意识中也对妈妈有同样的情绪。家排指出不管是她还是女儿都因为怨恨的情绪没有被疏导,没有使他们的爱流动起来,所以导致他们心脏出现了问题。

家应是有爱流动的

书中介绍的案例很多很多,有些让我接受,有些让我充满疑惑。比如为什么是那些家族的原因导致后代的问题?为什么一个原因就定能推导出某个结果?还有更疑惑的是,这些案例最后都通过家庭系统排列,几乎都被治愈了,这个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呢?如同我前面提到的问题一样,看完书后,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不过它倒是给我指明一条可以尝试的道路。

对我的启发

我接触到的中小学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小学生对父母无礼蛮横的、情绪极端化的、没有自信的;如高中生沉迷手机游戏的、自我认同低下的、学习出现障碍的、人生没有目标的。面对这所有的问题,该书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通过家庭系统排列找到问题背后的家庭的因素。这使我们看问题有了理论依据,让我们解决问题有了着力点,给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指明了一点点方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以问题的方式爱着家——《读懂孩子》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xd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