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时间长抑郁症风险大,那如果有它会不会好一点
来源于我的公众号原创: 发明与创造
你曾经有过带着沉重的背包挤上地铁,却发现它挤的前胸贴后背,并且你可能要花半小时甚至更多的通勤时间。
今年6月,极光大数据就以国内GDP排名前10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发布《2018年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排名第一的北京,平均通勤路程13.2公里,平均用时56分钟;而排名第十的武汉,平均通勤路程8.2公里,平均用时43分钟。
想一想别人“别人上班像旅行,而我上班像取经”通勤时间在一小时以上的上班族,患抑郁症的几率更高。
想起我的小八在魔都上班,五点多就要起床,天也没亮,大冬天的又冻瑟瑟发抖的去坐地铁没有位置没有早点,八点多终于到公司开始一天的忙碌。晚上五点半下班,到家差不多八点八点半。
长途通勤,在工作场忙碌,且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要背负大约10-15磅重力,极有可能导致重度疲劳。
在上下班途中如果你有一个地方可以坐下来,是不是可以轻松减轻疲劳了嘞。
(今天跟大家介绍的设计或者说发明我们姑且叫它小L)
来看看是什么(多图预警)
L是一款可穿戴设备,可随时随地提供放置在任何地方的便利设施。该设备绑在腰部,后部有两个航空级铝合金腿,一旦向后倾斜就会变成座椅装置,还使用自己的腿作为支撑。
L绑在腰部和大腿上,由于采用了铝制结构,重量才只有一公斤。然而,为了承受一个人的重量,L可以轻松承受超过120公斤的重量。铝合金支腿可以通过简单的推动来展开,利用正在申请专利的Swiftsit技术在5秒内展开折叠,然后着陆时向后倾斜,so,随时随地都可以坐下。
不使用时,腿向上滑入指定区域,即使背着背包,它也可以完全自由活动。重点是走路时还能保护肩膀,玩一波背包失踪(撑起了背包的重量)。
L的腿位于人大腿下方,可以提供充足的支撑,同时支撑大腿与脊柱成120°角,促进良好的姿势和预防脊柱问题,有些人更喜欢在工作场所使用它,用它的好处明显多过舒适的办公椅呐。
经过仔细选择的非过敏性材料,然后手动移植到框架上。最薄和最舒适的记忆泡沫集成到座椅中,能够确保每个姿势每个时刻都是舒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