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呆望天空,记不清已经多久没有这样静静地凝望这片澄澈的天,以及天上飘着几丝微云,趴在窗沿我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向我证明,我真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专心致志的看手机,沉溺于虚拟世界或者别人的世界,接收到很多信息的同时,不知不觉屏蔽了生活,任凭时间从指缝中溜走。
这是一个拼命获得注意力的时代,我们渴望获得其他人的关注,将这种流量变成现实的好处。网红也好,明星也好,都是成功的吸引力注意力的普通人。如果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高光时刻,你又在什么时候绽放?又或者你一生都不会有这种时刻。
人究竟拥有多少才算足够多,你究竟喜欢以怎样的方式度过你的一生,你有多久没有听喜欢的音乐?有多久没有坚持做一件事?有多久没有思考内心的热爱?又有多久在迷失和等待?
我们渴望做成一件事,却缺乏为一件事付出的耐心和时间,心里默念着一万小时定律,可总难去下定决心。你坚持心底的热爱,从中获得的乐趣又有什么可以比拟呢?想想自己有多久没有充满功利,充满目的的做一件事?
有时候讲求做事的目标,可是却定了一堆短期目标,变得功利,眼睛紧紧盯着最后的结果,却失去了对这件事本身的敬畏,忽略了努力的过程,将一切困难视作可以放弃的理由,为什么不顺利就不愿意继续做?如果真心喜欢一件事,那就用心栽花,即使将来没有开出那朵花也无怨无悔,应该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经营自己的事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浮不躁地过好眼下的生活。
我的父母是苦出身,他们在没有谋生技能的前三十年,辛苦拉扯着几个孩子,日子过得尤为艰难,既去建筑工地上搬过砖,也去市场贩过菜。他们的前半生一直为了生存而努力,没时间去胡思乱想,也没有理由去拖延,我父母身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勤劳,执行力很强。
我一路见证着他们从一无所有到有车有房,拥有房子这年,我爸四十岁。相比现在二十几岁就有房子的年轻人,我爸到四十岁才实现了这个愿望,19岁就开始闯荡生活,21年才终于在一个城市扎根,安稳下来。
我从父母身上看到了努力的意义,努力或许改变不了出身和阶层,可那种日子越来越好的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奔头的感觉让人越活越精神。这就是为什么翻看我爸几年前的照片和现在对比,现在竟然明显年轻了。
可我却渐渐忘却了父辈的精神,年纪轻轻背负太多,那一句我想一夜暴富的调侃,如果真的深深烙印在脑海,成为你的行动指南,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你明知道年纪轻轻你所缺乏的是经验,是需要成熟的技能,可是你的心思只有挣钱,关键是大多数人又挣不到钱,日复一日,挣扎在求而不得的痛苦之中。
你只有好好生活了,该来的总会来,该有的总会有。金钱是努力生活的褒奖,而不是努力生活的终极追求。
读书的时候我们会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抨击很多人金钱至上的观点,会觉得他们活的空虚而没有意义,可等到我们毕业了,承担了买房买车的压力,见到了很多生而有钱的人过得多么潇洒,自己也有一点小钱可以挥霍时,我们忽然意识到金钱带来的快乐,开始去追求金钱,曾经满怀理想的少年变成了一口一个谁又不爱钱呢?开始大声说出自己追求金钱的口号。
是啊,在一个消费横行,有钱几乎可以为所欲为的年代;在很多人轻松赚钱的年代;在有那么多财富奇迹、心灵鸡汤的年代;在信息如此发达,我们目睹别人拥有巨额财富的时代:所有的一切都在刺激着我们的神经,追求金钱吧,有钱就拥有了一切。
你敢说你工作不是为了钱吗?老板留下你难道不是你能为公司创造利益吗?我不敢说。一切的价值都是为了钱,如果没有钱,那一切都毫无意义,所以挣不到很多钱的我们活的越来越没劲。
你来这个世界的使命究竟是什么?你想做什么?你喜欢做什么?你想以怎样的方式度过一生?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说,看遍古今中外的历史,一个人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就是最大的成功。
你所处的人生只要是你所喜欢的,财富和地位这些过眼云烟的东西便没有办法衡量你,清贫和大富大贵不能定义和形容你的人生,喜欢和不喜欢才能。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其实诗和远方可能在现实,也可能在心里,我们捡起一些足够生活的六便士,剩下的时间去欣赏月光,感受生命。我不想一直低头去捡拾六便士,一是怕得颈椎病,二是怕有命赚却没命花。
人无论在历史的长河和现实的社会中,都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我的生命很短暂,我只期待自己用心做一件事,磨练一门手艺,安身立命的同时,用文字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希望我可以不迷失,永远记得自己的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