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月,上海见

9月,上海见

作者: 孤独大西瓜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10:22 被阅读0次

    今天,正式收到了华东师范大学邮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这件操心了一年多的事情,也总算有了结果。

    还记得在上海,复试结束的那天晚上和朋友们吃饭,一个朋友非常好奇地问我:“面试的时候你们都干了什么呀?”

    我:“聊天”

    她:“聊了什么啊”

    我:“哲学”

    她还不满足,要我把具体聊天的内容也讲给她听。其实我之前之所以回答得那么简略,是觉得朋友聚餐应该是个轻松的场合,谈得太深太细,未免枯燥乏味。出乎意料的是,朋友竟然对一场关于外国哲学的面试如此感兴趣,我也只好从头到尾详细给她讲了一遍我们聊天的内容。

    这么一说,哲学虽然小众,但也绝不至于孤芳自赏,与世隔绝。想起复试的时候,不等老师问我,我自己就“老实交代”跨考哲学是因为兴趣;前段时间找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办事,老师听到我读研要读哲学很是惊讶,还嘱咐我照顾好自己的头发;学弟学妹和我交流,听到我跨考的是哲学,他们往往有一种敬而远之的距离感……

    如此看来,虽然整个考研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一张录取通知书背后,关联着诸如华东师范大学、考研、跨考、初试、复试等诸多字眼,但对于我这一年考研的特殊过程来说,核心还是离不开哲学。

    那么,今天姑且就在这里,像当初满足朋友的好奇那样,“聊聊哲学”吧。

    1.哲学需反思

    川大哲学系的陈波老师在《国外马克思主义》这门课上,多次说“哲学是对时代的一种精神性的反馈调节”,这让人想到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将自己比喻成一只“牛虻”,它自己不生产东西,却反复叮咬、刺激、唤醒沉睡的牛,使其发现已经存在于自身的问题。这样一来,把哲学比喻成“精神的清道夫”,倒也恰当。

    我们这个时代,是不缺生产者,也不缺产品的时代。这一点,住在狭小房间里的朋友们应该深有体会,特别是搬家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这个不能扔,那个也想要,于是在纠结扔什么;同样,清理手机空间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这个不能删,那个也想留,于是在纠结删什么;逛书店,看网页,刷app,面对形形色色的书籍、文章、网课、电视剧、电影、动漫(尤其是许多在别处要付费的知识产品和文化资源,在某弹幕视频网站上可以免费获得),我们总觉得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看,可最后发现时间和精力都不够……

    在物质产品和精神内容急剧泛滥和膨胀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另一种匮乏——我们缺的不是物质和精神内容本身,而是缺乏反思、评价、处理这些内容的标准和尺度。有了这样一个标准和尺度,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出选择,这在今天这个时代,变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过去物质水平低,商品匮乏,往往是空旷的房间摆着可怜的家伙事儿;而如今房价高昂,稀缺的是房子,也就是空间,往往是狭小的出租屋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没处下脚”。房子本来是给人住的,如今人却被东西挤得没了空间;其实,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这个状况在精神世界里是不是也存在呢?在我们精神的房屋里,我们自己的心灵会不会也被形形色色的新闻头条、学说思潮、观点看法、小说、电影、电视剧挤得没了空间?也就是所谓自己的头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面对居住空间的拥挤和紧张,我们被逼无奈,总要在各种物品之间做出选择。可面对心灵空间的减少和丧失,人却可以选择视若无睹,甚至是否觉察到它,都是个问题——想必有很多人都把心灵的拥挤当成“知识丰富”吧,殊不知实际上是和很多人挤在一起。

    今天的中国人很多,这一点,大家五一、端午的小长假出去挤一挤就感受到了。我们总在抱怨人多、挤,尤其是今天很多年轻人,都希望有自己不被打扰的空间,可以不那么挤。其实,身体和物理上的空间只是表面,精神和心灵上能有自己的空间,那才真的弥足珍贵。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的不再是现成的、给定的知识,而是通过一种独立的、理性的、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对这些知识做出评价和反思。这,是哲学的特殊功能,也是哲学的责任和使命。

    2.哲学需行走

    前段时间去看四川师范大学,在那里看到了教育家陶行知的雕像,回想起了小学时候听到的从“陶知行”改成“陶行知”的故事,大抵对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先生也会觉得应该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着重强调的,乃是行走的重要性。

    有人可能会说,哲学,这么一个如此思辨,如此学术的人文基础学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完事了,如何还需行走呢?

    所谓“读圣贤书”,我还真体验过——大家或许都有点了解,对于考研的人来说,暑假是“核心备考期”、“黄金备考期”。早就知道这一点的我,去年暑假还真就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然,这里的“圣贤书”其实是指考研参考书和重要的哲学家原著。一开始觉得这种状态很好,旁若无人,静心读书。可是后来我发现,我慢慢看不懂书了,看到一个一个字,我越来越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尤其是许多意思相近或者有关联的词罗列在一起,我会纠结它们意思的区别在哪里,一定要准确对应,一定要找出严格的定义。有趣的是,随着我进一步看书,读到了海德格尔的生存哲学、“生存先于知识,理论来自行动”以及后期维特根斯坦“不要想,但要看”、家族相似等思想,才知道不要企图去追求单一正确的严格的科学语言来和世界对应,对于语言和理论来说,生存和行动是其赖以生成和变化的土壤。因此,要去生活,去体会人的生存。这倒是有点讽刺了——如果说我这个书呆子也懂一点“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那这点道理反倒也是从书上看来的!从那以后,我会经常出去走走,跟人打交道,特别是跟人说话,看书学习时,也就不那么纠结于语言的问题了。从这里,我渐渐开始发现行走的重要性。

    当然,这里的行走绝不仅仅是指肉体在物理空间上的行走,所谓“迈开两条腿,能走多远走多远”,而是指采用新视角,发现新问题,寻找新出路,开辟新境界。它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亦不是一步一停,耽于细节,而是要上天入地、往古来今,在思想的旷野上纵横驰骋。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让精神的大门永远向未来敞开,让精神的家园永葆青春。如果说,反思是在打理我们已有的精神空间;那么,行走则是在不断地试图开辟新的空间。

    3.哲学需担当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如果说,警察守护的是社会的安全,军人守护的是国家的安全,那么哲学,守护的则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留个余地,总说“后路”、“退路”。可是哲学不允许这样的退却和周旋,因为它关乎的,是人之为人最根本的意义和价值,信念和尊严。在这种根本性的生存境遇之中,退,则水深火热,无尽深渊;进,则山登绝顶,风光无限。作为这种根本性的底线和担当,哲学,即使第1000次被打倒,也要第1001次地举起意义的旗帜,高呼人生的价值。

    我们这个时代,是破碎化、空虚化的时代,所谓意义和价值,似乎已变得不堪一击;所谓探索和追寻,似乎已变得不切实际,正如哈贝马斯一本书的名字——《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生活于其中的我们,或者是感到问题已经消失,没什么解决的必要;或者是感到问题过于棘手和沉重,没什么解决的希望。虚无主义的汹涌暗流,时时刻刻在冲刷着我们的生活信念,侵蚀着我们的精神地基。对于许多当代人来说,真正的归宿已不再是什么上帝、科学真理或是人生的成功,而是购物优惠券、奶茶和果汁、视频网站、直播平台,似乎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有一点点自由和满足,也似乎只要有这些,我们就觉得已经足够,不想再奢求其他。

    看起来很颓废,不是吗?但其实,大家是很能干的——学生们可以一天十几个小时扎在书堆里,整理笔记,看书做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维持和提高自己的成绩;上班族可以不停歇地赶材料、做报表、约谈客户,完成老板给的任务,做出越来越好的业绩,上下班还要乘公交地铁,不求有座,能挤上就已足够……

    我们这么能干,做出了这么多成绩,完全有能力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的任务和挑战。但是,我们却缺乏这样一种声音,来告诉我们:你是对的。这种对,不是某一道题你的答案符合标准答案,也不是包庇纵容,认为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完美无比,没有任何错误,而是一种根本性的存在之信念——你很好,你是被需要的,你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这种根本性的信念,表面再光鲜亮丽的成绩也终将是灰暗的、空虚的、丧失意义的;只有让这种信念深深扎根,才能照亮生活中的各种具体元素,赋予种种行动和努力以意义。

    因此,重提意义和价值问题,就变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在我看来,在今天,我们仍然至少有三点理由,可以对抗虚无主义的侵蚀。

    (1)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是完全断裂和孤立的,我们和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所谓传统传统,这第一个字“传”便意味着一种内在生命力的历史性延续。正所谓伟大的精神是不死的,在革命年代,团结互助的精神激励战士们手挽手翻过雪山、走过沼泽地,在今天,这种精神同样可以赋予综艺团体或科研团队以“团魂”,使其成就一番事业;在上世纪30年代的闽西根据地,许多青壮男子入伍当兵,妇女们不怕当地流行的“女子犁地会被雷劈”的传言,扛起工具耕田犁地,而今天许多年轻女性面对“女孩子当个老师或者公务员最好,稳定”这样的观念,没有妥协,而是选择坚持自己的道路,跨越将近百年,二者的精神却一脉相承。

    正如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所说,传统不是我们要去看待和处理的客观对象,传统就是我们的眼睛,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们的认识,总是处在和传统不断的“视界融合”的动态过程之中。这种历史纵深感让我们的生活厚重起来,有所着落和依靠。

    (2)各个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征,现时代的人并非真的承受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们依然有着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要完成的任务,所要承担的责任,只不过与以往的时代不同。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今天的人类从总体上讲已经可以基本满足物质生活需求,急需解决的,是有关于精神需求的问题,这是更为深刻、更难解决,却又同等重大的问题。物质的丰富与否,是一个问题;如何对待物质,是另一个问题,是一个有关精神修养的问题——同样是一杯酒,是选择酒场应酬,勾心斗角;还是知己对酌,推心置腹?同样是买东西,是选择插队加塞,破坏秩序;还是自觉排队,慎独自律?当然,应当知道,在今天的世界上,依然有许多人处于贫困之中,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我们仍然要付出持之以恒的艰辛努力。但即使是贫困,也不同于以往的大面积贫困、总体贫困,今天的贫困,越来越表现为深度贫困、顽固贫困,和以往相比,同样更为深刻、更难解决,却又同等重大。因此,我们这代人不是没有面临问题,而是面临着更为深刻的问题。这种任务和目标,让我们的行动有了归宿和意义。

    (3)从能力方面来看,我们这代人受教育年限显著提升,知识水平有了进步。而且,在互联网时代,文化内容丰富多样,文化创造活力正在焕发,自媒体争相涌现。宅舞、音乐、国漫、游戏、鬼畜……在多样化的网络文化空间中,每一个用户都是积极的互动者、参与者。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沉溺于流行文化的声色犬马,相反,从整体普及性来说,在经典文化方面的素养,我们甚至高于前代人。正如bilibili老总陈睿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看肥皂剧的不是年轻人,而是年轻人的妈妈”。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同时又身处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本身就在有意无意地思考和处理着传统文化与文化现代化、文化继承与文化创造方面的问题。这种能力和责任的匹配,让我们有希望实现所要实现的目标,成就一番事业。

    基于以上三个理由,我认为意义仍然是存在的,“意义”问题依然是“有意义”的。

    反思、行走、担当,这就是今天关于哲学,我所要说的三个关键词。

    哲学,有时候被比作仰望星空,但有时候,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现实是残酷的,正如教考研政治的任燕翔老师所说:“考上了才叫青春,考不上只能算一段痛苦的回忆”。一路走来,也许只有自己最清楚,真正值得尊敬的,不是在这里大加庆祝的我,而是那个当初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努力读书的我。如果没有曾经的坚持和努力,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然而,也只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曾经的坚持和努力才不算白费。

    是的,今日之成绩,足以告慰往昔!

    这段考研的经历,以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

    在这个物质至上的年代,理想仍在!

    在这个精神崩塌的年代,信念仍在!

    在这个飞速狂奔的年代,追寻仍在!

    在这个空虚破碎的年代,意义仍在!

    是的!理想仍在!信念仍在!追寻仍在!意义仍在!

    在今天,在这里,我必须要深深地致敬。

    向曾经在黑暗迷茫中坚持挣扎的自己,致敬!

    向本科期间开辟的别具特色的人生道路,致敬!

    向哲学上启蒙和指点过我的老师,致敬!

    向同样有着哲学兴趣,同我探讨和交流的同学们,致敬!

    向正在奋战的考研学子们,致敬!

    向坚持追寻,不懈探索的精神,致敬!

    向人生,致敬!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定当身负过去,活在当下,走向未来。

    唯思想之征程永不停息,让年轻的声音响彻苍茫大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月,上海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ek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