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花了一下午看完了东野圭吾的《秘密》,读到结尾时突然一阵伤感袭来。为男主的无奈命运而悲哀,也为女主的绝情而愤怒。
今早起来翻了书评,看到有人说“看完气得不行,把书撕的粉碎”时,感觉有点哭笑不得,虽然内心也有小小的同感。
但是书评越往下翻,却越来越觉得释然。原来书中我有这么多的细节不曾注意,又或者有那么多的可能性没去考虑过(当然不排除过度解读)。
我只是跟随者作者的脚步,站在男主的角度上,看待整个故事情节。而从未考虑过女主是否曾有过伤痛、不干和不舍?就像电影《和沙末的500天》一样,只在一个角度上看问题,然后坚信自己有理有据,而错在他人,好像确实有点太过偏激了。
这样一想,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无论什么事情,似乎都要多听多看多思考,不要只是想当然的只看表面,或者是只根据自己的一种想法转牛角尖。另外对于细节,也要多去注意挖掘,而不是一带而过。就像生活中,明明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为什么我总要只抓住“很辛苦”这条主线不放,而忽略了生活中细小的美好和闪光点呢?
很多地方需要反思,只希望自己的思维能更开阔一些,心态能更好一些,面对所有生活的馈赠,都心怀感激。即使在不是一帆风顺的日子里,也能自娱自乐,发现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