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爱写诗心——刘昌潮先生作品欣赏

大爱写诗心——刘昌潮先生作品欣赏

作者: 诗酒芳华 | 来源:发表于2024-01-30 20:53 被阅读0次

            刘昌潮是我十分景仰的国画大师。我第一次闻悉大师的大名是在1971年,当时我在汕头市府机关任新闻干事。其时,正逢文艺工作特别是对外联工作加快发展,有关部门组织全国性的中国画出国展览,刘昌潮的墨竹经过层层选拨,送到北京终审,获得很高评价。那时,分管此项工作的是曾经一言九鼎的文艺权威,他说:自清郑板桥以来,墨竹画得最好的就是刘昌潮了。我是学中文的,对美术并不专业,但文美相通,郑板桥墨竹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我是清楚的,所以,这个评价确实对我产生很大震撼。后来,刘昌潮墨竹在加拿大展出,果然获得巨大声誉,为国争光。一代大文豪郭沫若,在广州展览会看到刘昌潮墨竹之后,也不禁赞叹道:“清新俊逸,兼而有之,画竹如此,是当代板桥”!

    刘昌潮先生早年师从岭东名家孙裴谷。上世纪二十年代就读于上海美专,受教于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诸闻韵、王个簃等大师,深得诸家精髓,善于汲取古法,变前人之法为己法。继承、发扬了一代宗师吴昌硕的艺术传统,花卉山水俱佳,尤精于荷花、紫藤、兰花、劲松,更以墨竹名世,素有“昌潮竹”雅称,与另一画竹名家董寿平驰名,被誉为“南刘北董”。竹子,一直被喻为高风亮节,虚怀若谷,坚轫挺拨,四季长青的君子,是我国的文化艺术传统题材,历代名家辈出,各领风骚。宋代文与可主张“胸有成竹”,苏轼提出“身与竹化”;元代画家李衎则重视竹子的“形色情状,生聚枯荣”;清代郑板桥倡导“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见解,他认为,眼中之竹是自然生态,经过画家构思升华而成胸中之竹,创作时运用笔墨浓淡、干湿造化,始成手中之竹。刘昌潮画竹,实践古人书法笔法写竹,但古人书法画竹大都用行书笔法,如文同、东坡,倪瓒、徐渭,都是粗笔淡墨作竿,细笔浓墨上弯一为节,以个、介、汉字幻化为叶,而昌潮先生则篆、隶、草、楷皆造化入画,竿如篆、节如隶、叶如真。在此基础上,集历代名家画竹之所长,又具自家独特风采,观察入微,穷尽风姿雨态,写出新篁老竿,壮枝,新梢的千姿百态,特别有郑板桥竹的硬朗结实和石涛竹的潇洒淋漓。先生曾惠赠我一幅墨竹图,画面十分简约,左边斜出粗壮一竿撑天,新梢三枝,上有细叶一丛,墨叶疏落,右方有新篁三枝,竹叶大小二簇,上小下大,上疏下密,浓淡参差,干湿互襯……。题词:“栽竹拂枝拂尘洒露,君子取之最有用处”,图简、形简、笔简,只有赏心悦目三两枝,留下大部分空白。但疏而不空,密而不紊,看似朴拙宁静,而气象高远,精神外涨,涨漫纸外。我们从先生墨色浓淡和虚实的微妙变化中,欣赏到“昌潮竹”的光影、露气,体现了很好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浑融蒼润,墨华焕发,生机盎然,意景深遂,独具风采。

    承蒙先生厚爱,还赠我一帧荷花图。我们知道刘昌潮荷花也是当代一绝。他主张作画要有理、气、趣。理,就是画理,师法自然,师法古人,是讲究造型、笔墨、设色、构图的方法和规律;气,就是神韵、气势、生气,重视自然生态,表现生命气势,画气不画形;趣,就是情趣,趣味,包括格调,意景,在画中倾泻画家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荷花,也是中国画的一个传统题材。历代画家长画不息,常画常新,经久不衰,就在于每个时代,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趋向。所以,刘昌潮画荷,不是重复临慕古人经典,也不是简单地再现其自然生态,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升华,形成自己独具感觉、有感情、有特色的自己心中的荷花。他的夏荷清新芳艳,是诗意的荷花;他的秋荷萧瑟凝重,是禅意的荷花。挂在天安门城楼正厅的荷花图,就是诗意荷花的代表。画面就十分唯美:一枝粗壮荷梗从右下角飞出,至画面正中擎起一片硕大荷叶,叶面有一小片翻起,先生用浓墨为面,淡墨为背,浓淡相映,生动宜人。叶下有新梗二枝,高低错落,二片新叶欲开未开,仿佛少女含笑还羞,更有一枝灿烂粉红莲花,绽放在两片含笑新叶间,还有几络柔丝……;《映日荷花》画面构思也十分诗意。一组大写意泼墨荷叶,浓淡有致,干湿相宜,绽放在画面下方,叶上二枝红莲斜出,上面大量空白,只在右上角补了几片兰叶……。这样的大写意虽然非常简洁,但却显得非常空灵、深邃,给人无尽遐想的天地。欣赏画作,仿佛就站在荷塘边,看着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叶田田无穷碧,荷花婷婷迎人笑,微风轻拂,香远益清的诗景诗情诗意……。刘昌潮先生秋荷则别有一番芳韵,一片没有舒展的枯叶,一支未盛开的残荷,自然地弯拆湖水上,还有几条水草勃发生长,虽然红消翠减,枝枯叶埀,但别有韵味,先生将荷花秋之残枯与夏之绚烂完美糅合,似乎仍有幽幽荷香迎面扑来,神清气爽,沁人心脾。在那枯萎的余香中,蕴含着一种神韵,一种风骨。枯枝败叶,抱着孕育莲籽的莲蓬,反而焕发出夏日荷花盛开时所没有的美,这是生命褪色后新的风采,是生命新的轮回的开端,伴随着生命之旅的风雨一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就是先生笔下大写意泼墨特有的哲理禅意。“枝叶槁枯心未伤”,“来年又将一池绿”!禅心,禅理,禅意在秋荷!郑板桥画竹有一枝一叶总关情名句,他是清廷公务员,关心的是人民疾苦声;刘昌潮是人民艺术家、国画大师,他作画更是枝枝叶叶总关情,他的竹,他的荷花,他的山水花卉一笔一画都饱含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深沉的情和爱,抒写心中诗情诗意。

    刘昌潮先生的艺术成就,受到党和国家特别是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2年,中央最权威也国内最大型画报《人民画报》主编沙人文先生和著名记者杜泽泉先生专程从北京到汕头,请我帮忙向刘昌潮预约拍摄采访。昌潮先生谦和敦厚,平易近人,因此我们平时也总是没大没小地叫“刘老”,他说这样亲切,好!听说《人民画报》来专访,他愉快地答应了。那天,他把全家人都动员起来,热情接待我们。当他听知沙人文主编是当年著名的“抗战七君子”之一的沙千里部长的儿子时,十分感慨地对沙人文说:“你父亲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祖国和人民都会永远记住他们。他们为抗战胜利作出的独特贡献永垂青史,向你老爸致敬”;当得知杜泽泉是长篇图文报告《丝路花雨》作者时,对杜泽泉说,“你的作品图文并茂,生动介绍大西北山川的雄奇壮美,形象生动,希望今后看到你更多好作品”。还说,有机会我也要去走走,祖国河山看不夠啊!这些,至今忆起,犹历历在耳。这次专访很成功,不久《人民画报》刋发了刘老作画的相片和墨竹图等画作,我也荣幸为刘昌潮大师撰文《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并刋发。上世纪八十年代,囯家文化部还曾两次特邀刘昌潮先生到北京藻监堂挥毫作画,先后有三十多帧为国家珍藏,有的作品还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及国际贵宾。1984年又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墨竹图》,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北门厅;还创作了《坚筠硬节凌霜雪》,列为悬挂于国家重要场所名画,与齐白石、刘海粟等百名当代大家百幅作品,一起永远为国家珍藏;1989年,再次应邀上京,为天安门城楼正厅作画,有《梅竹石图》、《荷花图》、《墨竹》、《松》、《山水》等。大师的主要作品不少为国家美术馆珍藏并收入画册,还出版了《刘昌潮画册》。刘昌潮,我们永远崇心景仰的大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爱写诗心——刘昌潮先生作品欣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ho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