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腊月初七,煮腊八粥的谷米杂粮都准备好了吗?明天腊八,华夏大地开始笼罩在浓郁的传统节日气氛中,品味腊八粥前,先认识腊八节的历史传说……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说法不一,最为著名的有道教与佛教两种说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1373/33b6b7833ec482e6.jpg)
腊八,得道成佛之日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风俗。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年轻时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奶与谷物共煮而成)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因此,腊八节又是佛家的“法宝节”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1373/87f86e22cfd10d03.jpg)
道教,腊八反省品性
道教是中华本土宗教,承载了无数上古传统礼仪与文化,其中道教有个重要节日叫“三会五腊”与腊八节息息相关,其蕴含着世俗层面的腊祭精神和宗教意义。所谓道教“五腊”分别是:正月一日为天腊、五月五日为地腊、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十月一日为民岁腊、十二月八日为王侯腊。
根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记载:“五帝攒会之日,此日酆都北阴天帝考校鬼魂,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由此可见腊八与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百姓在这一天要礼敬神明,同时要反省自己的言行品性,从善而远恶,进于同道。
据《赤松子章历》记载:腊月初八王侯腊。五帝校定生人处所、受禄分野、降注三万六千神气。其日可谢罪、求延年益寿、安定百神、移易名位、回改贫乏、沐浴、祭祀先亡、大醮天官,令人所求从愿,求道必获。此日不得聚会饮乐。可清净经行山林有坛庭之处,行道有念,三魂七魄,不得经营俗事,逢腊日即是。
因而,腊八节,记得清心寡欲,体悟道教的清净。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1373/5905ebbfd66d254d.png)
岁终之月,为腊,腊有三义
“腊者,接也”,寓意新旧交替,当前时节,梅花在寒冬盛开,寓意春天不远;
“腊者同猎”,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古人,农闲之时会上山打猎,或者专职的猎人在打猎,获得的肉食用来祭祀;
“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佛教又称腊八节为“法宝节”,寺庙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纪念释迦牟尼成佛。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1373/9f4bae630499bfc2.jpg)
腊八,养身啦
古代乃至现代的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完好的腊八过节习俗:煮好腊八粥后,要先敬神明,然后送亲友邻居,最后自家吃剩下的,寓意“年年有余”。此外,将腊八粥赠予穷人,意在积德积福。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
本书记载着传统的正宗的腊八粥制作方法: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物,合水煮熟,外用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白糖、红糖,葡萄干等,以作点染。”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1373/0b925c9b89f0b9b3.png)
腊八粥的养生智慧:
米类,通常都有补虚损、益精气的养生功效,大多归入脾肺肾胃经。冬季风高物燥,气候干旱,以“米”煮粥又有滋润、泻热的功效;
冬季,脾胃容易弱,栗子有健养脾胃之功效;
天气阴寒,女子极易血气亏虚,枣泥、杏仁、红糖等具备益血活血功效,腊八粥是一道极好的补气血膳食,容易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头晕者就要多喝两碗;
花生、松子、瓜子、杏仁、红桃仁等,性味甘平,有宣肺、润滑肠道、止咳、祛除虚劳等功效。
最后,小寒撞腊八,双节佳日,养身好时,各位无论多忙,记得喝一碗腊八粥,养身、修心。
实在没时间,就喝一碗明升心经红豆薏米粉,有五谷的养生功效。
—
—
红豆薏米茯苓粉
五谷养生,茯苓美颜
站在2017年的开端,
给自己、亲友一个好形象
结缘价:118元
—
—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1373/f9cc04398214baf1.jpg)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阅读原文”精选养身、养心、养富好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