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学校教育到底存在哪些弊端?

学校教育到底存在哪些弊端?

作者: 山中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5-24 23:54 被阅读115次

    你觉得学校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政治家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林肯,海军上将法拉格特,企业家卡内基、洛克菲勒、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发明家爱迪生,作家梅尔维尔、马克·吐温、康拉德、海明威、福克纳……

    你认识上面列举的美国人吗?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他们都出现在美国人约翰·泰勒·盖托(John Taylor Gatto,1935年生)所著《上学真的有用吗?》(汪小英译,生活·讀書·新知三联书店,2010)一书中,很明显,他们都不是从学校制度走出来的人,却靠自学而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正如作者所言,“任何领域里的创新人物都很少有太成功的学校训练。”

    这本书深刻揭露了美国学校强制教育制度的弊端:学校是一个危险的地方,学校可能、并且确实引起伤害。“学校一直代表着精密的社会控制系统”,“以漫长的学期、囚室风格的教室将学生和教师禁锢起来,如同一座虚拟的生产幼稚和无知的工厂”。“为普通男女做好终身异化的准备”。“十二年到二十年愚化的记忆训练,毁坏了最优秀的智力”。

    学校破坏连续的时间,让学生离间自我,用标准化考试“扼制想象力和智力”,“我们看到那些考试中的高分得主往往是马戏团里的小狗,而不是未来的领袖”,就像“中国满清的科举制度,因为考试与现实没有多少关系,常常让无能的人考中,有才干的人落榜。”

    学生觉得“学习很愚蠢”,“他们没有深入的兴趣,被训练得只喜欢在娱乐和刺激的垃圾里消磨时间,被训练得只会逃避处罚”。“种种外界的影响(电视、电脑,主要是强制学校)合谋要剥夺孩子们想到外边去的迫切愿望。这样做最终的结果是,美国到处是愤怒、害怕、冷漠、不完整的、没长大的男孩和女孩,而不是成熟的男人和女人。”“这种‘不许’的训练最为持久的遗产就是对一切漠不关心,除了毒瘾一样的暴力、野蛮、残忍、酒精和真正的毒品——那种被动的感觉靠着这些才能被去除”。

    学生缺乏体育锻炼而缺乏活力,导致“超重、肥胖、健康不良、软弱、不优雅、粗俗和胆怯”。“从学校出来的少男少女什么也不会做。”“我们上了所有的当,这就是我们上学的结果。”

    作者强调,20世纪初这种制度才在美国扎根,它本源于普鲁士。“美国人对普鲁士文化中最糟糕的部分竟如此热衷。这个精心设计的教育制度,动机在于生产平庸的心智、阻碍内在的精神生活、剥夺学生重要的领导才能、确保得到顺从而不健全的民众。以上种种都是为了培养‘好控制’的民众。”正如书中引用美国社会批评家门肯的观点,“把每个人都降低到同一平庸的水平,培养和训练出一群整齐划一的民众,消除异见和创造性。这才是美国政府要达到的目标。”

    作者还引用了皮尔士振聋发聩的言论,“要行使国家,而非个人的意志。要建立一种机构,为了达到目的,引起人们的注意,坚持正确的灌输,不断加强这些灌输,把它们教给年轻人,同时用权力避免相反的学说被传播、提倡或表达。把所有可能引起思想改变的因素从人们的认识中清除出去,让人们保持无知,否则他们会知道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想,这样就会偏离他们以前的做法。让他们的热情得到调动,他们才会对与众不同的意见生出痛恨和惧怕。让所有反对现有意见的人都感到恐吓而沉默。”

    作者鲜明地指出,美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受资本主义和企业家的控制,将人培养成无休止的消费者,尽管“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是不自然、不明智的”,但学校“鼓励孩子们完全不去思考”,面对营销束手就擒,过度消费。“没有什么比厌烦更能刺激消费,尤其是没完没了的记忆训练、无尽的人为制造的考试危机、细致的奖惩调节、输赢的游戏规则终结了想象力和内在的精神生活之后。”

    “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儿童的国度,我们乐于放弃自己的判断、意志,听从政客的说服、商人的哄骗,而这些对真正的成年人来说是纯粹的侮辱。我们先买来电视,然后再买电视里的东西。我们买来电脑,再去买从电脑里看见的东西。”“把底层的人教得知识广博、具有深刻的分析能力,并且善于表达,自所罗门起,就使得决策者深感困惑。因为这些能力对当权者构成了威胁,后者永远想让大众服从于精英的利益。”

    他们明白,“有想象力的个体是非常难管,而且无法预料,因为他们有抑制不住的创造力。”“有独立思想的人成为高效管理的障碍。”因此“愚化大众、挫败他们、把他们一个一个地孤立起来、弃掉那些不听话的人,这些全部对管理、经济或政治有利。”作者也直言不讳地说,这与中国古代的“愚民”政策并无二致。

    作者雄辩地得出结论,上学并不代表受教育,而“不上学恐怕并不意味着没教养”。

    这本书论述的虽然是美国的学校教育,对中国学校教育却不无启示。我们的教育普遍认为人生都应该这样过:求学,找工作,结婚生子,千篇一律,平庸乏味。正如作者所言,“我一生都在听这样的忠告:没有文凭、证书、分数的人将会走投无路、一事无成。”“求学的最终目标是一份‘好工作’。”事实上,学校教育往往压抑人的发展,而不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正毁掉很多人本来就有的良好的创造力。他们如果不上学,往往还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上学经过不良规训后很大程度上就湮没无闻了,不亦哀哉!

    我们必须明白,学校并不是非存在不可,学校教育也并非适合每一个人,这取决于你想要什么。

    注:文中配图源自互联网,谨此致谢。

    �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校教育到底存在哪些弊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ka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