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的基因里,好像就没有快乐二字。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们明白,古人最高的理想是“治天下”,只有天下治理好了,自己才会有“乐”,也才有资格“乐”。
可是,从古至今,有完美的国家、完美的朝代吗?
所以,我们的祖先一直不快乐。
不快乐到什么程度?
一个人登楼远眺、欣赏风景的时候,会突然落泪,“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看见黄花、看见叶落,会发出“凄凄惨惨戚戚”的悲鸣;
(一)他们很快乐
几年前,我有个机会去云南旅游。
晚上,在乡村民居住宿的时候,当地村民围着院子里的一堆篝火,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看起来,他们的快乐来的非常简单,只要有饭吃,有衣穿,能吃饱能穿暖,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堆篝火,他们就能忘掉生活中所有的烦忧,尽情地舞蹈。
相比之下,我们的学历比他们高,见过的世界比他们大,物质方面也似乎比他们充裕地多。
但是,为什么我们不如他们快乐?
是啊,我们好像遗失了什么。
(二)无止境的欲求
朋友的女儿今年参加高考。
女孩学的是艺术,有着从小就打下的乐器底子,文化科学习也不错。
所以,他们想考音乐专业名校。
考试结束,结果出来了,果然,名校过线了。
皆大欢喜。
但是,随之而来地,是全家陷入填志愿的苦恼中。
女孩A校考了第5名,人家要12个人。
B校考了第36名,人家要18个人。
打眼一看,这还用犹豫吗?肯定填 A校啊。
但是不要忘了,选择学校时也要好好选择城市。
A校在遥远边陲,寒冷北方。
B校在人见人爱、风景优美的南方。
那,该如何选择呢?
全家陷入迷茫困惑中。
终于,他们下定决心,选择了A。
理由很简单,这个稳妥。
万一选择B,没有录取,那样就上不了名校,只能走个普通类二本。
本来他们已经打定主意,选择了就不后悔。
但是,几天后他们得知消息,考试成绩不如他家女儿的同学,以试试看的心情填写了B校,结果竟然运气超好,被录取了……
一家人的心情,好长时间转不过弯来。
……
因此,对我们芸芸众生来说,适当的控制、节制欲望,珍惜拥有,不攀比、知足常乐,才能比较容易得到快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