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坐在船头,正低头望着江水沉思。无意中一抬头,只见渐渐西垂的落日,洒着柔和的光辉,与江水一体。再看远处江面,渔帆点点与落日呼应。啊,正是“夕阳无限好”了。但是,我当时却没有“只是近黄昏”的那份伤感和无奈。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必惆怅近黄昏”,这是近人郭沫若(大概是他,记不太清了)改的两句诗。其实,我也曾改过,只是比郭老来得更直接、更省劲,就改了个把字,再把语序交换一下,是为“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又“正因近黄昏,夕阳无限好”。
而李商隐的原诗是这样的 :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作者感叹夕阳虽好,却已垂暮的那份无奈,首先是源于“意不适”。
而如果我们怀着一颗超然物外的心情去看待之,或以乐观通达的人生态度去看待之,自会有“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与李商隐截然不同的感受也。
正沉浸萦回于这两句诗中,再一抬头,啊……
我当时的心情,怎么说呢?我真想一下子跳了进去,将整个人融化于中,与之共存,她中有我,我中有她,我……
原来此时,一轮落日已沉入江底,只剩下它的余辉照彻西方半边天。人们经常说光芒万丈,这时,可以清楚地看清落日的光辉透过云层,洒出漫无天际的光芒,从天水相连的落日隐处,直向天顶延伸,颜色也非常有层次地分布开来,若按光谱验去,恰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啊!炫目的晚霞,炫目的光辉。我的心激荡于此,久久不平。
我有一种恍惚如梦的感觉,我整个的人也感到似乎要飘荡起来,我陶醉于此,我沉迷于此,我希望这夕阳,这晚霞,永远停留于现在!
这也是人心不足的一种表现吧。
奈何,天不如人愿,夕阳已然落下,晚霞也渐渐隐退,时间不大,天际由红转灰,夜幕已经降临,稍倾,整个江面,整个人间已被夜色笼罩,只有星星渔火还在点缀着这黑色的世界。
这时,一丝无奈涌上心头,我才深深体会到李商隐在诗中透出的那份伤感 :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