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的私房话
《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阿信沙龙参后感
陈琳
对于来这个沙龙,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就来了,就像当年选择当担当者的区域协调员、选择和朋友做大儿童阅读馆一样。
沙龙要开始前,很忐忑,因为说实话我已经忘记了这本书里的具体内容,但我记得当时我看完后触动非常大,对柏格理那种强烈的信念非常好奇、甚至疑惑,还特意跟小同去参加教会活动。从阿信老师拿出纸张,让我们写问题的时候,我就轻松了。随后阿信老师针对问题做了分享,和大家互动了问题,最让人舒服的是今晚的沙龙没有安静没话说、没话找话的尴尬时刻。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阿信老师的分享,我想是“拎得清”。内容关键词——个人成长、方法总结、时间管理(记流水账)、教育,反而是没有专门讲这本书中传递的信仰,就像他说的“我不写感动,我只讲故事,情感留给读者。”
在我心目中,阿信一开始是个作者,后来听说是一个公益组织工作人员,在分享过程中,他的言语中常流露出工作方法、时间管理,我以为他是个企业管理者,原来他是一个自由的研究工作者,在公益兼职。
他对公益行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挑战是看得比较清楚的,提的建议也比较中肯。全职工作人员也好,志愿者也好,一定要注重自身的成长。比如同样是给孩子讲故事,一年前和一年后自己的讲述方式、故事内容是不是一样?面向的群体数量是一样多吗?面向孩子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更高效吗?
公益工作者应该对自己听到的话,看到的现象保有警醒的态度,唯有通过提升自己,才能看得更加清晰一点。我认为对我自己以及很多工作人员来说,讲述、记录故事、关注细节的能力要提升,简洁而准确的表达更要提升,要切开感动、感觉这层皮,去寻找本质。问自己当我离开机构时,我是不是一个成长起来的个体?我有何优势?
很喜欢听美琴姐和阿信老师有点激烈的对话,不是因为激烈,而是喜欢不同思维模式在看待问题和表达时的摩擦。作为旁观者,我大概能够听得出来他们讲的是同一件事的不同时期。美琴姐认为现阶段的工作节奏他们应该通过大面积铺面,是可以影响更多的生命的,谈的是现在;阿信老师认可担当者的现在,但认为他们可以总结提升工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成就更好的自己,比如用最能够影响人的文字记录总结来影响更多的人,谈的是不远的未来。
让我比较惊讶的是,英国一万多公里的管理居然是通过书信,通过传教士的流水账日记。因为流水账中有对细节的描写,有对个体的关注,这是最真实最宝贵最靠谱的记录。
阿信老师回想自己的写作历程,小时候老师老是找他的语句毛病,甚至为此专门给他免费补习。结果让他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写好东西,不可能成为作者。但是在人生失意、年近不惑之年时,他“遇见“了柏格理,越是地方的,越是世界的。于是他决定要把柏格理的故事以更适合中国人阅读的方式传递出来。他开始写作了,在写作过程当中,他发现最好的写作原来不是优美的辞藻,不是堆砌的形容词,而是简洁而真实的表达,动词是最具魅力的。这点是他在读《圣经》时切身感受到的。原来自己是可以写作的,意识到这点特别重要!
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坏的教育比什么都不做更糟糕。我们从小的教育大多数是糟糕的教育,比如写作,老师老是关注有没有错别字,句子是不是通顺,而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当老师打压了孩子写作的信心时,就好像教育成功了。可是这些在教育孩子写作的老师中,有哪些是真正会写作的?这样的教育只会让孩子绝望,认为“我真的不会写作“。这让我反思我自己在上阅读写作课中,是不是也曾这样做过?
关于学习,当学习目标不明确时,会陷入一种我总在学习,但我总也只能了解表面,不能形成自己观点的状态。当听到阿信老师说他静下心来写书时,就必须收集大量的资料,无师自通了编年谱、合并同类项、鉴别选择。我明白了,一是我没有把习得某种东西列出具体的目标、实施计划;二是我没有给出足够的时间来学习。比如我在闽南快两年了,可是我都还听不懂闽南语,这是我没有想要去学习,只有被动地听,偶尔心血来潮地说要学习,并没有真的把它列为学习目标与计划。想要影响闽南的教育环境,首先得自己先了解闽南文化。当学习得深入后,方法才会慢慢提升总结。
阿信老师分享他写书评的方法——有目的地读、反复读,比如第一遍黑笔做记号,第二遍读黑笔处,用红笔做记号,第三遍录入电脑,找出最触动的地方。然后前面加简介,中间把最感动的合并同类项,最后写思考、感受,一篇非常好的书评就出来了。这样的方法对自己灵不灵,试试看就知道了。有的人做好一件事,是靠感觉,但要做好很多事,是靠提升总结方法。
今晚至少四次提到记流水账日记的重要性,这居然也和良好的时间管理息息相关,看来记流水账之后要成为我工作习惯的一部分了。
以前老听说“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可是不知道什么叫挤一挤,现在才明白,是合理管理时间,有明确目标,有步骤执行,这样安排下来,发现其实是有很多时间给自己自由安排的,而在这个自由点时间里,我可以做一些有创造性的事。
一个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找到生命中最深处的感动,寻找到生命的源动力、好奇心,就能够坚定自己要学习什么,作出如何学习的计划。他在给如意“诊断”迷茫这件事时,我很认真地听了,虽然我已经跨过这个迷茫期,但我很喜欢听他“诊断”的思路是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具体到个体)、他身上有什么特质?最感兴趣的行业?还有其他什么兴趣吗?这兴趣可行吗?有喜欢的人吗?可能在一起吗?然后再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应该做怎么样的选择。
最后阿信老师引用了一句话,也是我大四末开始使用的QQ签名——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越发觉得这人生智慧大道至简呀!
今天这个纪录,我知道我要是现在不写的话,明天就更不会写了。所以及时写总结也是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规划后,才能及时完成的一件事。(近两小时,先记录,然后合并同类项,再调序串联。)
流水账记录,共勉。
PS:今晚提到的几本可能会去看的书:《在未知的中国》《阿米巴经营》《做你自己》《创业与企业家精神》《教师的七大定律》《我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