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诊断知识汇总二

中医诊断知识汇总二

作者: 焱菲Hither | 来源:发表于2022-04-27 23:26 被阅读0次

1.胃脘隐痛多因:胃阴虚。

2.蓄血可见:小腹剌痛,小便自利。

3.虫积可见:绕脐痛,起包块。

4.行痹可见:四肢关节游走窜痛。

5.著痹可见:关节疼痛重着不移。

6.实热便秘特征是:高热,腹满胀痛,舌红苔黄燥。

7.阴虚便秘特征是: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8.湿热蕴结大肠多见:便溏如臭糜,泻下不爽。

9.脾虚中气下陷可见:肛门有下坠感,甚则脱出。

10.肝胃蕴热则:口中泛酸。

11.火邪炎上则:口苦。

12.迟脉为:脉来一息不足四至。

13.代脉为:脉来一止,止有定数。

14.结脉为:脉来一止,止无定数。

15.虚脉见于:气血两虚。

16.微脉见于:阳气衰微。

17.濡脉与弱脉不同处是:部位。

18.短脉与动脉不同处是:流利度。

19.促脉与疾脉不同处是:节律。

20.浮脉与散脉不同处是:力度。

21.实脉的脉象是:三部脉举按均有力。22.洪脉的脉象是:状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23.滑脉的脉象是:脉来流利,应指圆滑。24.突然大出血时多见:浮大中空。

25.长期慢性出血,而致气血不足可见:浮而细软。

26.气血耗散,脏腑精气欲脱可见:浮大无根,按之消失。

27.浮脉可见:脉象轻按即得。

28.实脉可见: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29.肝郁化火多见:弦数脉。

30.气分热盛多见:洪数脉。

31.内热食积多见:滑数脉。

32.肝火夹痰为:弦滑脉。

33.阳明热盛为:洪数脉。

34.寒凝血瘀为:沉涩脉。

35.表证挟痰为:浮滑脉。

36.虚脉的脉象是: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37.芤脉的脉象是:浮大中空,如按葱管。38.滑脉的脉象是:流利圆滑如珠走盘。39.数脉的脉象是:脉来数一息五至以上。40.濡脉的脉象为:浮而细软。

41.细脉的脉象为:脉形小而应指明显。42.微脉的脉象为:极细极软,若有若无。43.疮疡阳证为:高肿灼手,根盘紧束。44.疮疡已成脓为:按之边硬顶软,有波动感。

45.痞是:心下满,按之柔软无压痛。

46.积是:腹内有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

47.聚是:肿块时聚时散,痛无定处。

48.症见恶寒发热,腹痛泄泻是:表里同病。

49.症见恶寒发热交替出现是:半表半里。50.舌苔黄白相兼是:由表入里。

51.实热证可见:蒸蒸汗出。

52.亡阳证可见:冷汗淋漓。

53.畏寒肢冷,少气乏力,舌淡嫩是:虚寒证。

54.发热恶风,自汗,脉浮缓是:表虚证。55.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紧是:表实证。

56.外感寒邪出现恶寒发热为:阴胜则寒。57.久病体虚出现畏寒肢冷为:阳虚则寒。58.阴虚证可见:渴不多饮。

59.温病热入营分可见:渴不多饮。

60.热极似寒属:转化。

61.寒极似热属:真假。

62.阴阳两虚属:同病。

63.属转化关系为:因虚致实。

64.属错杂关系为:上热下寒。

65.属格拒关系为:真寒假热。

66.表寒里热属:错杂。

67.上盛下虚属:错杂。

68.表证和里证,同一时期出现属:同病。69.邪实为主、正虚为次者是:实证夹虚。70.正虚为主、实邪为次者是:虚证夹实。71.正虚与邪实均十分明显者是:虚实并重。

74.胸中烦热,频欲呕吐,腹痛喜暖,大便稀溏,此属:上热下寒。

75.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烦躁,口渴,脉浮紧,此属:表寒里热。

76.身热面赤,口渴,脉大,但欲盖衣被,渴喜热饮,脉大无力,此属:真寒假热。77.风邪致病的特点是:发热恶风,头痛汗出。

78.火邪致病的特点是:发热口渴,谵妄吐衄。

79.暑邪致病的特点是:恶热汗出,口渴乏力尿黄。

80.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多见于:外感风邪。

81.手足震颤,肌肉瞤动,肢体麻木多见于:血虚动风。

82.心悸失眠,健忘,纳呆,神疲者属:思伤。

83.遗精滑精,二便自遗者属:恐伤。

84.气血耗散,脏腑精气欲脱脉象可见:浮大无根,按之消失。

85.外感病脉象可见: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86.寒邪致病特征是: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

87.湿邪致病特征是:头胀而痛,胸闷身重,脉濡。

88.少阳病的临床表现为:寒热往来,胸闷食少。

89.表热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咽喉红痛,脉浮数。

90.伤暑的临床表现为:身热多汗,口渴喜饮,倦怠乏力,小便赤短,脉濡数。

91.阴虚证可见:渴不欲饮。

92.瘀血证可见:但欲漱水不欲咽。

93.突然大出血时多见:脉浮大中空。

94.长期慢性出血者多见:脉浮而柔细。95.胸胁胀痛,咳唾更甚是:饮停于胸胁。96.咳嗽气喘,不能平卧是:饮停于肺。97.瘀血证时,面部颜色可见:黑色、青色。

98.水湿内停时,面部颜色可见:黄色、黑色。

99.血虚的病机是: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

相关文章

  • 中医诊断知识汇总二

    1.胃脘隐痛多因:胃阴虚。 2.蓄血可见:小腹剌痛,小便自利。 3.虫积可见:绕脐痛,起包块。 4.行痹可见:四肢...

  • 中医诊断知识汇总一三

    血瘀的病机是:血液循行不畅或停滞。 1.气随血脱者为:大量出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淋漓,脉微欲绝。 2.气不...

  • 中医诊断知识汇总一

    中医诊断学 1.称“庭”的是:额。 2.称“藩”的是:颊侧。 3.其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称:主色。 4.随气候生活...

  •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诊断在中医基础理论课之后安排的课程。 在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阴阳五行学之后再学习诊断学,才能更好得把病人和...

  • 辩证论治

    一:中医框架 中医框架 一:中医基础理论(中基) 二:中医诊断学(中诊) 三:中药学(中药) 四:方剂学(方剂) ...

  • 20种诊病

    20个中医诊断汇总,学会您也是神。 1.舌头 舌头色淡红而润泽,舌苔薄白,没有裂痕和凹痕:表明健康情况良好。 舌苔...

  • 尪痹病(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

  • 【舒卿】69种疑难杂病【诊断加治疗】高级临床研修班,成就中医高手

    【舒卿】69种疑难杂病【诊断加治疗】高级临床研修班,成就中医高手! 中科宏宇国粹苑 每日推送健康养生知识,推广中医...

  • 普及点中医诊断学知识

    第一,我们村有个娃娃,两岁多了,她妈妈遇到我,问我,我女儿头部这里,这个凹陷还没有闭合,是怎么了呢? 我说,这是前...

  • 复阳堂:中医望目之精髓

    在中医上有很多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中医望目诊疗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诊断方法是怎样诊断我们的疾病的呢?它与一般的的诊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诊断知识汇总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lr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