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就又想放肆晚睡emmm虽然我知道的确不太好
在豆瓣上翻电影,意欲找到些-,就一直翻-翻-翻 翻了不太短的时间,很奇怪对很多都无兴趣了
然后就,终于,如下图示

很多时候,我们评判某部影视作品孰优孰劣,很大程度上关注的是,看完之后,它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至少对于我这个个体而言,的确是这样的。有些东西,只见于感官的瞬刻惊与喜,便显得稍稍不足了。好像活了十好几年,优与劣的界限在我的脑海里并没有那样分明,它不值得被人当做规尺,金科玉律般给事物套上枷,倒是很多事情都是有原因的,要是遇上某种机缘让人换个角度看看,好也没有那样好,坏也不至于那样坏。可惜,视角多少都会受到局限,不论是你,我,还是他。我的闲话可能好几箩筐都装不下,我在说啥
我好像没有走心地写过影评,只见输入而不见输出,一直觉得输出于外只是一种浮流于表的形式,广义的输出不是没有,只是,在落泪的瞬间,欢喜微笑的瞬间,惊愕苦闷的瞬间… …这样许许多多的瞬间就已经形成了的这些感触被我视若珍宝,可能这也是我一直喜欢电影的原因。人类的所有情感若能够清晰无误地被写下,也只能是写在心里。常在某些看不见名儿的app寥寥数笔,只不过是,对于记忆缺乏十足的自信,慌乱记下,害怕它哪天就要逃到哪儿去。瞬时的感触是鲜活的,脱离了那些时刻,那些感触就有如夏树下的影儿,疏离了。从中也算不上是抽离出来,或许像那融入血肉的说法,在某一天,又让你回忆起来,让你不要忘记,这世界上,的的确确是有这样一种存在,一种感觉。
多数人都知道真实的生活好像都不像电影里那样奇怪,被编者安排得如此令人讶异,像《调音师》里那样,我说它开始干嘛总出现那只兔子呢。想起,《误杀》里一句台词,“如果你看过1000部电影,你就会发现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我们之所以记得那些事情离奇,可能只是因为它悖于常理,这种理却不是什么真的理,可能是眼角的树叶遮住了些什么,让我们有时候算得上某种偏执。
人想要什么,便狂热地在自己所看见的一切里寻找什么,回到开始那个话题,说某部影片棒,是因为它的某个方面恰迎合了人性的某种需求,对于真诚,热忱,美好,善良… …的人性的需求。喜欢某个人(这里是广义的喜欢),可能是因为我们喜欢其身上的某些特质,正直,聪颖,机灵或者其他…按照经济人的假定来说,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而这些东西,正是观者所认为的最大价值所在。
生命是什么,生命离不开肝脏。
要睡了睡了,感谢你看到这,瞎扯一通,不知所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