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的宗教人士、哲学家都对生命的意义与本质都进行过表述。
在佛经里,并无生命意义的诠释,因为任何对生命意义的探求都是虚妄。释迦牟尼的初衷是想找到彻底破解人生苦难的方法,佛陀终于在菩提树下悟出了“空”是破灭一切虚妄的法门。但世俗化的寺院佛教因为有了轮回,有了因果报应,所以也就能够容纳众生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与对来生的向往。
道德经也不谈人生意义,但告诉大家要活得好,就应该合乎“道”,从而使人生趋吉避凶。
一些著名政治思想家、社会哲学家,在不同年代提出了不同的理想社会模型;而实现这些社会理想,曾经是那个时代许多社会精英自诩的生命意义与人生使命所在。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物理学、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似乎比哲学家更多、影响更广、内容更丰富。其观点散落在许多科学名著里。譬如,著名生物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教授在其代表作《自私的基因》里就提出,通过繁衍、复制,不断扩大基因存量就是生命的内在目标。
最近,读了物理学家扎比内·霍森菲尔德教授的著作《存在主义物理学》,该书绝大部分内容充满了以科学精神与科学标准对二十世纪以来物理学理论假说的评述,是一本非常不错的著作。在书的最后篇章,著者终于尝试在冷冰冰的宇宙物理学背景下对人类生命意义进行存在主义式的讨论:
“如果宇宙只是一台机器,是一组代入了初始条件的微分方程,而我们只是冷漠的宇宙中稍微具备些许复杂性的波动,是暂时具有自我意识的粒子团,可能下一秒就会被熵增的洪流冲走,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去弄清楚我们的存在到底有多么微不足道呢?如果本身并没有什么目的,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我不打算为你解答这个疑问,倒不是因为我自己心中没有答案,而是因为我认为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答案。”
扎比内·霍森菲尔教授还是通过对她母亲的答案“教书育人”的认同,间接地给出了自己的世俗意义答案。这个答案让我想起北宋张载那句震古烁今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在文本字里行间,她还有另一个形而上的生命意义的诠释,说了一半,并未清晰表达。在书的最后结尾,扎比内·霍森菲尔德教授写道:“我们确实只是一堆原子,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星系的外旋臂中的一个暗淡蓝点上步履蹒跚地艰难前行。但我们人类的伟大远不止于此。”
但如何“远不如此”呢,她没有进一步展开。好吧,我就以存在主义精神尝试替扎比内·霍森菲尔德教授把最后的句子表述完整:
我们确实只是一堆原子,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星系的外旋臂中的一个暗淡蓝点上步履蹒跚地艰难前行。但我们人类的伟大远不止于此。如何理解我们人类对宇宙的非凡意义呢?我们是宇宙进化过程的产物,也是宇宙的重要构成之一;我们自我意识的萌生,就是宇宙自我意识到呈现;我们对宇宙万物的认识与人生意义的探索,就是宇宙对自身的认识与其存在意义的探索。
这就是“人是万物尺度”的存在主义表述。据此,渺小如尘埃、短暂如闪电、蜗居于荒芜星系角落的人类,终于以自诩的使命重返宇宙中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