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拆页:】
哲学家罗素在《人类的知识》中写道,一个人求知的历程,就像是一个登山者靠近一座被雾霭笼罩的高山,一开始他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所有的东西都无法看清,慢慢地走近时,这座山的各个部分才渐渐地清晰起来。
问题就像向导,引领着我们去接近这座知识的高山。而这个引领本身,又有赖于我们已经看到的、模糊的轮廓。这里就引出一个关键的命题,问题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于已有知识的地基。因此,我们对新旧知识的梳理和反思就特别重要。我们应像一位优雅的美食家,懂得悉心挑选、细细品味,并且把新奇的味觉经验与原来的味觉经验结合起来。因此,我们不妨多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I 便签:】
What:
我们通常这样学习:制定计划,逐页阅读,摘录重点做笔记,再将其整理成思维导图或大纲。然而,学完之后,我们常常发现收获有限,仅仅是了解了书中的一些事实和观点,却难以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么,如何才能将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学以致用呢?
上述拆页为我们提供了答案:用问题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使用一个结构化的问题框架对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梳理与反思,将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个人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而使新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Why:
回顾我们前面提到的通常学习方式,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没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导致我们在阅读时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其次,没有结构化的问题框架指导,使我们难以抓住重点,容易迷失在大量的细节之中。再次,逐页线性阅读的方式容易让我们读了前面忘记后面,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最后,最重要的是,上述学习方法仅仅是把知识从书本搬运到我们的大脑中,把我们沦为知识的“搬运工”,而我们原来的宝贵经验、感悟、体验被束之高阁,导致新的知识无法融入我们的旧有知识体系,无法内化于心,更无法付诸应用。
How:
那么,具体我们要如何做呢?
根据拆页中的提问框架,我们可以结合KWL学习法总结如下:
1. “Know(已知)”,向自己提问,针对要学习的主题,我们已经知道哪些知识?
2. “Want to know(想知)”,向自己提问,我们想学哪些新知识,这些新知识预计会如何加强、补充或纠正我们的旧知识体系?
3. “Learned(学到)向自己提问,我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这些新知识是否回答了我们前面提出的问题?还存在哪些未知的东西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对于那些无法通过简单方法获得的未知,是否有值得成为我们长期探索的主题?
Where:
拆页中提出的关于深入学习的结构化问题框架,在需要进行深度学习的场景非常有效。但它也有不适用的地方,比如:某些以动手实践为主的学习场景,类似学习某种技能,掌握一门手艺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