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狼是什么形象?
提起“狼”,你会第一时间想到什么关键词?——凶狠、勇猛,还有心生恐惧?
因为我们所了解的狼,大都是通过文学作品、影视剧获得的。有温情的、有血腥的……
例如,格林童话《小红帽》中的狼,先将祖母吃掉,然后扮成祖母的样子,等待小红帽的到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7426/4fdb11990467ee6a.png)
现在回到埃莉·H.拉丁格的《狼的智慧》。这本书让人重新认识狼,重新认识自然,狼作为自然猎手之一,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这个社会性绝不亚于人类的物种,从狼身上学到的生存智慧也促使我们重新去思考人生的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06138/8b71f44d9a96fc81.jpg)
作者简介
作者埃莉·H.拉丁格( Elli H. Radinger)(1951--)。她放弃了赚钱的律师工作,用25年的时间,潜心观察和研究黄石公园的野狼群。她熟悉了狼的习性,也掌握了遥测和监控狼群的方式,从一个没有任何生物学专业知识的门外汉成长为享誉大西洋两岸的狼专家,成为德国科普作家、自然学家和专题记者,专注于研究狼、狗、自然和环境。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7426/6bfabe4e5951a970.png)
狼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第一,团结协作,以家庭利益为核心
拉丁格曾经多次观察到狼群照顾群中的伤者,当伤者无法参与狩猎的时候,会被分给食物。狩猎、战斗中受伤的狼也会被团队带走、加以照顾。
而一个狼群中同时有若干只母狼产仔的时候,小狼崽会被集中到一处喂养、照顾,以解放出更多的成年狼参与狩猎寻找食物。
在领地有危险的时候,狼群会化身热血勇士去战斗。在捍卫家乡的时候,没有哪一种哺乳动物会像狼这样热血。
第二,仪式活动,持续的沟通和融合
真正的狼群和谐,轻松,充满爱意。就是大家不打猎的时候,小狼就跳来跳去。因为小狼特别喜欢玩,小狼一会儿去咬它的爸爸,一会儿咬它的妈妈,就是玩、打闹,然后它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都在一起。
狼和人类有一点是非常接近的,就是人类会赡养老人,狼也会赡养老狼。狼群不会舍弃老狼。为什么呢?因为老狼具有智慧。如果有老狼参与的捕猎活动,获胜的比例比没有老狼参与的捕猎要高50%,就差不多是正常状况的150%。狼老了以后,整个家族会养着它,这是狼情商高的一个表现。所以人选择了狼,驯化成了狗,成为了我们的合作伙伴。人为什么没有选猴子,没有选猩猩,按理说猴子和猩猩和人类的智力更加地接近,但是人们选择了狼,因为狼的情商更高。
狼有仪式感,我们经常会看到狼在月圆之夜,站在山顶嗥叫那样的场景。狼为什么那么喜欢对着天嗥叫呢?这种集体嗥叫的行为,是狼的一种仪式,家族感,就是大家一块儿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些仪式感的东西,使得这个狼群变得特别团结。
我们人类经常会反思,现在的生活太没有仪式感,其实是越来越缺少家庭的归属感。仪式感,是可以让人群团结的,而狼群就有这样的仪式感。它们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仪式,通过互动和仪式,来确认相互之间的这种关系。
第三,狼会回归故乡
狼到老了以后,大部分都会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有的狼离开自己的狼群出去流浪,大概能走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都有,因为它是在寻找自己新的领地,寻找自己的家庭成员。德国的狼大部分都是从东欧翻山越岭或者从俄罗斯跑过来的,能跑很远。但是老了以后,它们会更愿意回到自己几百公里以外的故乡。这就是我们人讲的落叶归根的感觉。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故乡之所以成为故乡,不是因为你认识那里所有的树,而是那里的每一棵树都认得你。”那就是故乡的感觉。
在某些原始部族,人们相信:人的灵魂与出生地的和谐统一非常重要。按照他们的观点,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长骨头长肉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受到外界能量场的影响了。在那之后,不论我们生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会与自己的出生地保持着和谐的联系。这种联系会帮助我们发展自我,最终成为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是野狼教会了我们尊重自己的乡根,尊重家乡给予的归属感。
如果一个人找不到故乡的感觉,我们不觉得自己归属于哪一个地方,其实是一件挺遗憾的事。现在因为城市化,所有的地方都变成了钢筋水泥的楼房,我们确实故乡的特征会变得越来越淡。
第四,狼如何对对失去
有只母狼,叫辛德瑞拉,去世了。它的丈夫,它的丈夫叫21,就整天哀嗥,到处寻找。后来有一天,直升飞机在山上发现了辛德瑞拉的尸体,说它是被杀死的,是被莫丽家族的狼杀死了。
在辛德瑞拉最后出现过的沼泽溪畔,剩余的16只狼静卧在午后的阳光里,气氛压抑而沉重,异常安静,在默默地哀悼在山峰上香消玉殒的辛德瑞拉。
这时,我们看到辛德瑞拉的伴侣21号起身蹲坐在雪地上,再一次仰天长啸,那悲鸣声响彻山谷,令听者动容,闻者落泪。转天,这只悲伤的公狼独自跑回了领地内的洞穴区。几年来,辛德瑞拉就是在那里把它们的小宝贝们带到世界上来的。21号在洞穴旁哀嚎了整整三天。
再后来,它回到狼群,与另一只母狼结为夫妻,因为它知道,日子还要过下去。
第五,狼王超强的领导力
头狼从来不是依靠暴力,并不是打败了其它所有的狼,就能成为了狼王。
真正在野外环境之下,野狼靠的是经验、智商、情商。能够被推选为头狼的这匹狼,一定是对其它狼都很好,而且有智慧,善于处理各种矛盾,打架的时候不会下狠手,然后经常能够解决很多复杂的关系问题,这种狼就能够被推选为头狼。
头狼一般都是夫妻,两个一起来做。在狼群的社会里边母狼说了算,就是到最后这个狼群的所有决策、决定,是要看母性的那个头狼。
狼群中没有争吵、逃避,或是少数服从多数那一套,有的只是头狼的绝对权威和义无反顾的担当,堪称领导艺术的典范。
这里特别探讨一下狼性
狼的诸多优点,为此,人类纷纷效仿狼的团队精神,创建“狼性文化”,学习狼的“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彼此信任,相互忠诚”“有勇有谋,坚持不懈”“相互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打造自强不息的优秀团队。
但实际的效果呢?片面的强调“狼性”,只有优胜劣汰制,缺少人性关怀,甚至有些企业打着打造“狼性团队”的幌子,一唬二凶三骂人。
我们能看到狼群之所以是优秀的团队,核心是团队协作,持续的沟通和融合,狼王的超强领导力,依靠的是高智商和高情商,包容和理解,这才叫作有狼性。
狼的哲学启发:“如果是狼的话会怎么做”
W.W.J.D是“What would Jesus do?”的缩写,意思为“耶稣会怎么做”。
W.W.W.D,即“What would wolves do?”(狼会怎么做?)。
狼没有三心二意,没有太多的私心杂念,没有那么多的纠结和痛苦,每天开开心心地活在当下,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继续下去,这就是狼能够教会我们人类的最好的东西。
现在,W.W.W.D.已经成了我的人生格言。一旦感到迷茫,我便会自问:“狼会怎么做?”狼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得令我佩服。可惜我无法真正知道,狼处在我的境遇时,到底会怎么做,因为我不过是以人的视角、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推断出狼可能的做法罢了。狼在诸多方面与人类相似,也是有性格、气质、灵魂、思想和情感的生物。然而有时候,它们又离我们很遥远,仿佛来自其他星球。
所以,不要用人类的标准来衡量狼。它们生活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那个世界比我们的更古老、更成熟;它们有着超凡的理解力,那种理解力我们已经丧失,抑或从未拥有过;它们所信仰的声音,或许我们永远都没有可能听到。不过,狼终究不是生活在远离人类的外星球,它们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在同一个时空里,在同一个美丽的星球上。
多年来,我有幸在黄石公园观看到野狼们的生死情爱,是它们教会了我重视家庭,不吝示爱;让我学会了颂扬生命,即便对象转瞬即逝;更是它们让我懂得了为人的意义。
探讨:狼的凶残与丑陋
作者放弃律师职业,理由是:
那些罪案、离婚案和租赁纠纷让我对生活越发失望,每一次庭审对我都是一种折磨,以往的律政热情早已不复存在。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我既不够冷硬,也不够客观。我不能也不想在余生中都这样得过且过,我爱好写作,痴迷于狼这种动物,所以我要实现这一切,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
但当成为狼的观察者时,不可避免会看到狼的凶残与丑陋。作者却表示了相当的宽容与理解。
观狼也意味着要忍受残暴,看到被撕咬的猎物、鲜血及断骨。看着狼撕咬一头麋鹿或者我们熟识的另一只狼,这样血腥的场面会令你不忍直视,只想逃离,但这就是狼的生活。如果你只想看玩耍的幼狼和互相照料的狼群,抑或是寻找圣洁与美好,那么没有必要到荒野来,去动物园或者观看一部国家地理影片就够了,那里面没有丑陋的画面。
若要了解狼的魅力,我们就不能回避它们黑暗的一面,只有接受了大自然的每一面,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它们。
看野狼撕咬猎物,真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对于感情细腻、心肠柔软的人来说,那场面简直是一种折磨。每次面对这种场景时,我都不得不特意提醒自己:野狼只是为了生存,它们还有嗷嗷待哺的幼崽。
再回看律师职业,是否也没有那么不堪呢?而且律师是在用其专业在帮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谁能料到,狼的凶残,却对人会有疗愈作用。书中提到,狼给战争中受过创伤患有PTSD的士兵进行疗愈。“这些士兵和那些狼有着相同的命运。”“他们都遭受过残暴的对待,需要重新学会信任。”
结语:知己知彼、和谐共存
当读完《狼的智慧》,再看电影《狼图腾》时,更加理解原著作者姜戎想表达的寓义。为什么沙漠化如此严重?狼袭击黄羊,黄羊被人偷走,狼没有食物过冬遂袭击马群,狼被人类赶尽杀绝,狼群大减,草原被黄羊、地鼠、兔子等低级食草类动物啃光,最终导致严重沙漠化。如果我们了解狼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狼群的出现会使得水草丰茂,就不会将狼赶尽杀绝。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7426/eabcbbf91290f064.png)
动物与人类一样,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有自己的处事风格,去认识它们时,原来以前的认知都是偏见。
我们人类要向狼学习太多:勇猛、机智、果敢、协作、隐忍、守护、忠诚、宽容、责任……
虽然人们对狼的认识不断加深,但偏见依然存在。事实上,狼既不是魔王,也不是神,它们是为了生存,互相协作的、具有很强社会性、以家庭为中心的智慧动物。
人们要想真正认识狼,打破之前的臆想和偏见,实现与狼的和平共处,就需要前往狼的世界,以观察者的身份靠近它们,了解狼的魅力,同时不回避它们黑暗的一面。
人们要做的就是保护野狼以及它们的生活方式,不去操控自然,也不去干涉狼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7426/e8a6101a44af79f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7426/8c58646053ec7c3f.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