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亮,字公弼,北宋时时期太常少卿。
陈希亮从小父母双亡,在哥哥家长大。
他哥哥虽然对他有抚养之恩,但心里只为了家产,才收留弟弟。
他趁陈希亮年少侵吞了全部家产。只将乡邻们的借的十万钱借条给了弟弟。
陈希亮找来欠债的人家,当着大家的面,把借条撕了个粉碎。
然后毅然决然地离开哥哥家,出外求学。
苦心人天不负,陈希亮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刻苦认学,最终他中了进士
陈希亮的人生苦尽甘来。而曾经霸占家产的哥哥已经垂垂老矣!
他的儿子尚未成人。家境也已经破败不堪。
陈希亮不计前嫌,把哥哥接来同住。像孝顺父母一样的孝顺哥哥。
另外他还担负起了教育侄子的重任。
两个侄儿也非常争气,先后中了进士。
陈希量不仅对家人呵护备至,对其他人也是极尽爱护。
陈希亮在出外游学时,有一个同学叫宋辅。
两人同学同修,又同时为官,惺惺相惜,感情深厚。
后来,宋辅不幸去世,宋家一时之间失去了所有的经济来源,处于崩溃的边缘。
陈希亮毫不犹豫低把宋母和儿子接到自己家中。
他把宋母当做自己的母亲一样照料,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宋辅的儿子宋端平。
然而,由于陈希亮薪俸不多,本来十分拮据的生活,如今又添了宋母全家,负担更加重了。
为了把两个侄儿和宋端平抚养成人他节衣缩食,给孩子们创造最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在他的谆谆教诲下,几个孩子都十分出息,其中四子仗义疏财,被苏东坡赏识,成为当时有名的游侠。
水如天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陈希亮的心胸无疑是最有包容性的。
哥哥的无耻,让人气愤不平,而尚未成年的陈希亮竟然只是远远避开,没有丝毫的怨恨。
更在自己得势之后,抚养两个侄儿成人,并照料哥哥。
不知这个狼心狗肺的哥哥会不会有丝毫的愧疚。
至于在经常不宽裕的情况下,代为孝顺同学的母亲,教养他的孩子,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试问天下之人,能有几个能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