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第四至六届政协副主席胡景通信件中的故事

近日整理资料时,看到一封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将军五弟胡景通(陕西省第四至六届政协副主席)写给陕西省富平县政协原副主席韩赫侠的信,其内容是为豫剧皇后陈素贞查询生身父亲的相关情况,因涉及人物都不简单,所以较为留意。

写信人:胡景通(1910--1998)少将,富平庄里人。胡家六兄弟,胡景翼、胡景瑗、胡景铨、胡景宏、胡景通、胡景铎个个生平非凡,特别是爱国将领胡景翼,在追随孙中山革命中,建功卓越,事迹流传较广。胡景通,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抗战爆发后任陕北保安指挥所少将指挥官。1943年10月,任邓宝珊部第22军骑兵6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第22军副军长兼陕北保安指挥部总指挥。1949年6月,任第22军副军长兼86师师长,9月19日随董其武将军在绥远起义。建国后,历任西北军区司令部高级参议,陕西省第四至六届政协副主席,民革第五、六届中央常委和陕西省第四、五届副主任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收信人:韩赫侠,政协富平县第一、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任职时间1955至1987年,对富平情况极为熟悉,且声誉甚好。

信中人物:王秉璋,字慎如,富平县老城人。曾任河南兰封县(今兰考县)县长,是豫剧皇后陈素贞之生父。
信中人物:陈素贞(1916-1994) 原名王若瑜,女,富平县人。豫剧著名旦角。据《富平县志》记载:1924年随其父经商而落于河南开封。8岁拜著名豫剧艺人孙延德为师,10岁在开封相国寺同乐舞台露演,13岁在杞县一带主演了“四大征”(《薛礼征东》、《樊梨花征西》《姚刚征南》《燕王征北》)等剧目。

1934年,陈素贞重回开封,其优雅、脱俗的气质很快引起广大观众的注目。1935年,连续上演了由樊粹庭编写的《凌云志》、《义烈风》、《柳绿云》、《三拂袖》、《臂壤恨》《女贞花》《涤耻血》等7部大型新编古代戏和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叶含嫣》(即《洛阳桥》),并在唱腔、表演、化妆、服饰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革新,在社会舆论中获得“梆子大王”、“豫剧皇后”和“河南梅兰芳”等美称。
抗日战争爆发,与樊粹庭合办狮吼剧团。1940年秋,率团赴西安演出。1948年,曾辗转于郑州、汉口、西安、宝鸡、徐州等地演出。1953 年在兰州创建“素贞剧团”,任团长。1956 年,加入河北省豫剧团,领衔主演。1958 年,在邯郸戏校任教。1961年调天津市豫剧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素贞被安排到天津艺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政协河南省委常委、河南省剧协副主席等职。
百度查询则显示:“陈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 ,女,乳名:佩玉,原名:王若瑜。祖籍:陕西富平,出生于:河南开封”。其余内容与富平县志记载基本相同。
从信中内容来看,陈素贞父亲王秉璋是随陕军(时任军佐)出关到河南,后任过县知事。陈素贞曾两次探寻生父在陕西富平的相关情况。
倚新虎 简介:陕西富平人,在西藏戍边23年,历任排、连、营、团级干部,荣立三等功五次。所撰写军事作战论文获全军奖,在军内外发表文章数百篇。现任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特聘专家、渭南市政协文史委员、富平县政协特邀文史员等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