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看了电影《芳华》电影花了大量的镜头描写了文工团青年男女们的青春岁月,那些美好的时光。 尽管刘峰这个人物是不幸的,但电影最终还是在一个祥和的氛围下结束了,这太温和了。我太想知道作者对刘峰这个悲剧式好人的命运的评价。于是读了一遍原著,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我们是信仰平凡即伟大的一代人,平凡就是功劳,就是精英,好几十年我们平凡得美滋滋的。时代有它不可告人的用心,教导我们平凡了更平凡,似乎我们生来还不够平凡,似乎刘峰的一生没有被埋没在平凡中。同时埋没于平凡的还有一个能工巧匠刘峰,一个翻绝活儿 跟斗的刘峰,一个情操人品高贵如圣徒的刘峰, 一个旷世情种刘峰。本来刘峰平凡善良是无妨的,偏偏用他的平凡来大做文章,偏偏无视他可能的非凡之处,抬杠说他平凡就够了,就伟大了,足够被推举上大理石基座。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他或许想到自己的一生,想到此生与林丁丁的错过,全因为他平凡,被塑成平凡的塑像,搁在冰冷的基座上。非得强调他的平凡,定性他的平凡,才能确保那份平凡的不变,平凡了,才好使唤;对我们来说,平凡的刘峰真是好使唤。于是误了他一生,尤其他一生的真爱。因为,偏偏天下女人在心底里,都是不信平凡的;尤其女人如林丁丁,千万年前该跟骏马一并儿,同属于最凶悍骁勇的酋长,怎么可能心服口服地爱上平凡?
之所以对刘峰这个人物有感情,是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父辈中一些人的影子。感谢作者提供了这样一个观察的角度,文学使人“看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