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颠18世纪末 乡镇爱情(心理)与婚姻全鉴
前言
很早之前就有所耳闻《傲慢与偏见》这本名著,尤其在大学时,有位异性朋友专门为我推荐过此书,因为我们一致认为我“情商低”,需要进修。因此我对此书也就很早怀有好奇之心,想要一览而后快,说不定可以给我莫大的启发,那就真是万幸了。
利用中午以及晚上时间,历时三个月,今天终于得以读完全书,不禁感慨万千,故成本文。
《傲慢与偏见》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简·奥斯汀(Jane Austen)的代表作。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锐,细腻而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尚处于保守与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大不列颠18世纪末乡镇爱情与婚姻全景图。在当时(十九世纪初)流行夸张戏剧性浪漫小说的时代背景下,奥斯汀的作品具有难得的朴素现实主义色彩,堪称当时小说界的一股清流,“在英国小说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傲慢与偏见》描述的内容范围虽然足以称得上鸿幅巨篇,但正如本文的标题,其核心内容主要围绕几位女性人物的爱情与婚姻展开,以我个人的见解来看,作者主要通过几对男女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与态度,展现出三种典型的婚姻观,通过具有不同婚姻观的人物情节及结局的对比,同时根据作者的着墨重点,以及感情色彩的倾向上,树立作者所认可的婚姻观。
这三种不同的婚姻观在当今现实社会背景下,仍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广大青年男女们在爱情婚姻的取舍抉择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利益至上主义婚姻观
对应今天的名字就是“拜金主义”,是纯粹的利益追求,成为男/女朋友,甚至结婚只是为了分享(侵占)对方在金钱方面的雄厚资源,当然有时也会为了攀附对方在某一领域崇高的社会地位。
例如书中宾利小姐卡罗琳(Caroline)追求达西(Darcy);凯瑟琳夫人(Catherine)力促她女儿和达西的婚事;最典型的是,女主人公伊丽莎白(Elizabeth)的好朋友夏洛蒂(Charlotte)嫁给柯林斯(Collins),柯林斯何许人也?不仅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更是要继承贝内特先生(伊丽莎白的父亲)一笔不菲遗产的人(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只有男性可以继承财产)。
无论从这几位人物的结局上看(前两位都以失败告终,后一位婚后“不幸福”),还是作者假借女一号伊丽莎白的口吻,都是对这种唯利益至上婚姻观的否定和嘲讽。
二、颜值至上主义婚姻观
就如今天讲的“一见钟情”,一眼看上,就爱的要死要活要私奔要跟你生猴子的那种,只要你长得好(至少“我”觉得长到“我”心里的那种),我不介意你穷,我不嫌弃你头脑简单、人品奇葩。也就是我不要你“有趣的灵魂”,只要你“精致的脸蛋”。
例如书中贝内特夫妇,贝内特先生年轻时一味爱慕妻子美貌,最终后半生要忍受妻子的粗鲁无礼;最典型的例子是,他们的小女儿莉迪亚被荷尔蒙冲昏了头脑,冒着一世贞节尽毁的风险,决然与“一表人才”、“风度翩翩”、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威克(Wickham)私奔(未婚同居在当时保守的英国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关键是威克人品奇差,最后答应和莉迪亚结婚竟然不是因为对莉迪亚的爱,而是达西为了使伊丽莎白不感到难过,付出巨额“赞助费”,才使得威克同意结婚,以此保全莉迪亚的名声以及伊丽莎白全家人的脸面。
书中给我们隐约地提醒道:要想终生的幸福,就得年轻时克制。就算“精致的脸蛋”和“有趣的灵魂”一样重要,但是二选一时还是需要避免短视。
三、现实完美主义婚姻观
这是一种理想的婚姻观,兼顾爱情、人品以及经济基础,在现实的条件下追求完美的理想。就如流行的这句话,“面包我有,你只给我爱情就好”。有了经济基础,爱情才能更从容,有了人品,爱情才能更长久。当然前提是,爱情。
如书中达西与伊丽莎白、宾利(Bingley)与简(Jane)的婚姻,就是这样一种幸福的状态,虽然小说不可避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但也未必在现实中可望而不可即。
爱情发展阶段
让我们通过达西与伊丽莎白的爱情历程,探究爱情的曲折过程。
◆ 1、 遇见
达西和伊丽莎白这一对是作者着墨最多的,当然也就是男女一号。从刚开始两位互不待见:一次舞会上,宾利对好朋友达西说多和女孩子跳跳舞,但高傲的达西认为她们都不配做他的舞伴,并且说“她(指伊丽莎白)长得还可以‘容忍’(原文就是这个词,作者挺风趣幽默的),但还没到能引起他兴趣的程度。”这句话也恰好被伊丽莎白听到。自此,两位男女一号的爱恨情仇PK大战拉开序幕。
这也就是书名《傲慢与偏见》的由来——达西的傲慢引发伊丽莎白的偏见。当然,我分析,“傲慢与偏见”可能还有另一个角度——达西的傲慢使得活泼调皮的伊丽莎白回应更大的“傲慢”,引发达西认为伊丽莎白不喜欢自己的“偏见”。
作者对这两位主人公无论从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再强调一下,尤其在心理描写上,很生动细腻地展现了两人从最初的“傲慢与偏见”,发展到最后的“纠结与喜欢”。从中,我们这些“年轻人”或者“过来人”,可以预习或复习爱情中的“五味杂陈”。
◆ 2、情生
爱情就是那么奇妙,没过多久,达西就对活泼可爱的伊丽莎白产生了好感,并且主动邀请跳舞。我认为,吸引是一种互补,达西身上缺乏的特质——活泼调皮,正好伊丽莎白身上具有,因此吸引到了达西。
但是,由于之前达西的傲慢,伊丽莎白果断拒绝了他。注意,在达西那种财富与社会地位面前,能做到拒绝的女性实属罕见与难得,因此伊丽莎白更加让达西“着迷”了。我在此分析:像达西那种可以呼风唤雨的角色,平时顺从他的女性太多,反而使他没有兴趣和征服欲望,当下出现一位活泼不羁的女性,很容易让达西觉得超凡脱俗,越是“被拒绝”越有“征服欲”。
但是,此时的达西还是一如既往的自我感觉良好,天生具有优越感,与生俱来的傲慢。当然,伊丽莎白也自然而然对达西的偏见更深了。后面出现的威克,作为达西家老管家的儿子,再给伊丽莎白添油加醋,爆出(污蔑)了很多关于达西的“黑料”,致使伊丽莎白更加坚信达西就是个自以为是、狂妄自大、令人厌烦的家伙。
◆ 3、拒绝
后来,伊丽莎白在达西姨母凯瑟琳·伯格夫人山庄做客时,偶遇达西,达西一时不能克制自己对伊丽莎白的爱慕之情,突然告白(求婚),但是伊丽莎白此时仍然对达西存有严重偏见,所以当场坚决拒绝。(达西血泪提示:求婚有风险,告白需谨慎。知己知彼,不打无准备之仗)
这一结局严重打击到一向自负的达西,毕竟达西心里一直认为只要他肯表白,她就必定甜笑着答应。达西平生第一次遇到挑战,生出了挫败感,也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傲慢所带来的恶果,痛苦之余,达西写长信解释:他的确对她母亲以及几位妹妹的粗鄙的言行不满,并且认为简(伊丽莎白的姐姐)并没有真正钟情于宾利;而威克所说全是谎言,真相是威克将那笔遗产挥霍殆尽,还企图勾引达西的妹妹私奔(威克是有前科的);读完达西的信后,伊丽莎白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不禁十分后悔,既对错怪达西而内疚,也对母亲及妹妹的行为羞愧,至于姐姐简,那是因为姐姐的确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 4、转变
这一事件算作达西与伊丽莎白情感转折点,自此,达西开始收敛自己的傲慢,伊丽莎白也开始纠正自己对达西的偏见。
翌年夏天,伊丽莎白随舅父舅母参观达西的庄园时(此前伊丽莎白确认达西此时不在家),从女管家口中得知,达西在当地很受人尊敬,并且对妹妹疼爱有加。在意外偶遇到达西后,发现达西态度大为改观(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对待她的舅父母也彬彬有礼,更加使伊丽莎白消除了对达西的偏见。
这时候,伊丽莎白对达西的感情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达西转述妹妹对伊丽莎白的夸赞时,“她收到奉承,心中十分欢快。”(赞美对女性具有魔力,所以在女性面前,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言)。
当然,虽然上次达西被伊丽莎白拒绝了,但是达西对伊丽莎白一往情深,就连伊丽莎白的舅父母也看出来了,“这样的人能对他们如此地礼貌周全,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爱上了他们的外甥女”。(达西爱情成功学要点:爱屋及乌;要追求所爱之人,可以先从讨好亲友开始,迂回战术,概率更大。)
◆ 5、纠结
此时,伊丽莎白的心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伊丽莎白那天晚上想的都是彭贝利(达西的庄园),因为彭贝利大厦里的那个人搞得她心中思绪万千”。(达西是不是快要成功了,至少已经成功占领伊丽莎白内心了。)
得知妹妹莉迪亚与威克私奔之事时,伊丽莎白焦急的同时,以为达西会更瞧不起自己,但事实出乎她的意料,达西不仅私下找到威克,帮他还清赌债,并给他一笔巨款,让他与莉迪亚完婚,为伊丽莎白一家保全了尊严。伊丽莎白得知此事后,对达西感激之余,彻底和达西尽释前嫌。
以及后来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到来“期望又担心”的心理活动,都在为后面的美好结局埋伏笔。伊丽莎白情感倾向已经开始明朗了:“达西早到房间的另一个角落里了,她(指伊丽莎白)的两只眼睛始终都在紧紧地盯着他,无论谁同他谈话,她都嫉妒人家,甚至没有耐心再给那个客人倒咖啡了,事后又埋怨自己无能,竟然这么蠢!”
作者这段描写,及其细腻,生动演绎伊丽莎白对达西的情感变化,对于女人来说,“嫉妒”的背后就是“爱”,而像伊丽莎白这样聪慧的女孩,在爱情前面变“蠢”,才能解释得合理。作者没有任何一个字直接写伊丽莎白对待达西的情感,但是读者却很清楚地感受到了故事情节的走向。
◆ 6、重燃
在达西知晓姨母凯瑟琳夫人专程要求伊丽莎白不要和达西订婚,但是伊丽莎白并没有完全顺从凯瑟琳夫人的意思之后,达西从中窥探到了爱情的转机,又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如今她想以愉快和感激的心态来接受他的盛情美意”。
什么是告白?准确地讲,什么是成功的告白?告白不是进击的冲锋号,而是胜利的号角。没有前期的情感认同,告白即死。当然,我是代达西向大家温馨提示。
两位确定婚姻后,达西向伊丽莎白说起他为什么傲慢,是因为“从八岁到二十八岁,接受的教育都是这样的(达西父亲虽然为人亲和,但是如大多数中国父母一样,容易溺爱孩子)”,但是达西之后的转变,“我的每点进步都归功于你!”爱情具有使人奋进的力量,理想的爱情是进步的源泉,两人都从这段爱情中汲取到了养分。
“你让我清醒过来,我既然相信一位小姐值得我去得到她的欢心,我却始终对她表现出自命清高,那是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的。”爱情面前,容易失去自我,但是这种失去,是失去不好的自我,以迎接更好的对方。如果在对方面前,一直端着自己,那不叫爱情,叫人设。
在伊丽莎白向姐姐简分享喜悦时,表明立场:“我们两个都相信我们是世上最幸福的一对。”简回应:“别的事情都可以随便,可没有爱千万不能结婚。”爱情不是一方的妥协,而是双方的妥协;爱情不是一方的感受,而是双方的感受。当“我们两个都相信我们是世上最幸福的一对”时,就离结婚不远了。没有爱的婚姻是执行法律义务和道义责任,与其枯燥的执行,不如尽情的享受,那么结婚之前先找到爱。
简问:“你爱他多久了?”
伊丽莎白回答:“这是慢慢积累起来的,我也说不清是从几时开始的。”
所以,一见钟情或许不可靠,情感的积累才更让人信服。毕竟在爱情和婚姻里,不讲结果,讲过程。
在伊丽莎白向父亲征求意见时,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我了解你的脾气,我觉得,你除非真的尊重你的丈夫(因为父亲知道伊丽莎白之前对达西的傲慢很讨厌),认为他高你一筹,要不然的话,你就不会感到幸福,也不会感到体面。你性情开朗,天资聪明,假如婚姻结合地不般配,那是非常危险的。”这位父亲和大多数父亲一样,在女儿婚姻大事上,希望女儿能得到最终的幸福。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选的结婚对象,一定要有你觉得“门当户对”的均势,他觉得你有优点,你也有欣赏他的某一点,这是最稳定的婚姻状态。如果出现一方看不起、鄙视另一方,那么婚姻就岌岌可危了。
◆ 7、圆满
在伊丽莎白和达西真正在一起后,活泼调皮的伊丽莎白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喜欢逼问对象,“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第一步你是怎样开始的?)”
达西回答:“我是走到爱情的路上,才发觉自己已经走出一半的路程了。”
(所以你还相信一见钟情吗?)
“你喜欢我的哪一点?”
达西回答:“我喜欢你的脑子机灵。”
“我之所以能引起你的关注,让你动心,是因为我不同于她们。”伊丽莎白一语中的,指明了达西爱上自己的本质原因。所以,广大女性朋友们,关于如何追求高富帅男朋友,你们从伊丽莎白身上学到了吗?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释放活力,爱情是嬉戏。
端正庄重如达西,在遇到调皮可爱的伊丽莎白之后,也会展现他的另一面,世人很少见的那一面。
借达西妹妹乔治安娜的角度,“开始见嫂嫂与哥哥那样调皮地说话,极为惊讶,甚至还有点担心,因为他一向尊敬哥哥,几乎尊敬得超越了手足之情,如今却发现他居然成了公开取笑的对象。她过去从不了解也弄不明白的事情,如今恍然大悟了。在伊丽莎白的开导下,她开始明白:“妻子是可以和丈夫撒娇的,而做哥哥的却常常不准一个比自己小十来岁的妹妹这样。”
吸引的本质
让我想起了王石和田朴珺的爱情故事,不管最终结局如何(当然我衷心祝福他们永结同好),但是这种地产大佬和娱乐圈二线明星的爱情故事,本身就值得(爱情婚姻专家)研究,他们存在这么大的差异(身世、年龄),是因为什么走到一起的?
毋庸置疑,是吸引,再向深挖,是“互补”,为什么互补?因为缺失?缺失什么?王石不缺钱,不缺地位,应该也不缺美女吧,他和书中的达西情况挺相似,缺活泼和调皮,但是限于他们在社会背景中的人设,不允许他们展现活泼与调皮的一面,但并不意味他们内心是排斥和拒绝这一特质的,相反他们对活泼和调皮的这种特质是向往和喜欢的,当其他大多数女性在他们强大的地位面前不能展现自我的活力时,偶然出现的田朴珺(伊丽莎白)跳入了他们的世界,她的活泼、调皮、喜欢逆反、喜欢生气的特质,点燃了他们久违的激情(征服欲),最后他们竟然走到了一起。
后记
读书能带给我们什么?
读书,可以超越时空,“经历”别人的人生,“体会”别人的感受,积累别人的经验。
读书,让我们未行先知。
读书,让我们宠辱不惊。
读书,让我们面对未来,更加从容不迫。
读书,是我能想到的,给朋友最好的建言。
—— 完 ——
有奖留言:
留言分享自己对爱情(婚姻)的感悟(经验)或故事(情节)。
择优赠送《傲慢与偏见》中译版一本(邮寄到付),5月4日18点截止,结果将公布于留言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