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盗墓笔记》与社会角色

《盗墓笔记》与社会角色

作者: 清晓视野 | 来源:发表于2020-09-24 22:15 被阅读0次

前几天,儿子说想买一套《盗墓笔记》。我稍一沉吟,就答应了。然后告诉先生,让他给儿子买上寄回来。因为他长期在外,和儿子交流的机会太少,为儿子做事的机会也少。我想,让他买,儿子一打开书,就有可能会想: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他会感受到爸爸对他的爱。

书送到了。加上附赠的书,一共十三本。儿子很高兴,他对我说:“你也一块来看看吧。”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这样就会有很多交流的话题了。但我对这类涉及到神秘的书,一向不感冒,“君子敬鬼神而远之”嘛。我不是君子,可也尽量地“不语怪力乱神”。所以,答应了,迟迟没有行动。

过了一两天,儿子看了看打开了的第一卷,问我:“你读了吗?”

我有点惭愧,又不想承认没读。觉得那样说了,儿子可能会失望。于是说:“读了。”

儿子又问:“读了多少?”

“一点点。”

“读到哪儿了?”

“第一章吧。”

“怎么样?”

“有点玄。”

“前言读了吗?”

“也看了一眼。”

儿子就颇有意味地笑了。

我也笑了。因为,他的表情告诉我:谎言穿帮了。

他没有不满,没有生气。心情很好地说:“还是读读吧,你整天看宫斗,有啥意思?不都一个套路吗?”

我说:“是啊。现在就去读。”就打开第一卷,开始读第一章。打开书的那一刻,我又笑了,哈哈哈哈!哪有什么前言。我以前告诉儿子,读书时,如果有前言,一定要先看一看。好吧,我挖坑把自己埋了。

在读的时候,我忍不住问儿子:“主角是这个老头子吗?”“不是。”“那是谁?”“老三的……剧透没意思,你自己看吧。”

后来,我回想这一段对话,忍不住有这样一个感慨:这到底谁给谁当妈啊?

如果我俩的角色互换,我让儿子读的书他没读,我会是什么态度呢?肯定不是这样的。会有生气、郁闷,极有可能还会有说教:这么好的书,你怎么不读?不读会怎么怎么样……然后,结果可以想象,也许儿子会读,但会留下一个不好的情绪印记;也许,他再也不会去读那本书。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对话呢?因为我们的社会角色不同。我是母亲,他是儿子。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言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基础。它也可用来说明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

并不是每一个人,也并不是每个人每个时候都能清楚并且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的。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这就是角色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我感觉自己在上述的对话中,有一点角色不清。也有惭愧,觉得自己并没有很好地做好一位母亲。对孩子的了解不足,也没有做好“身教”。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对自己的角色领悟,即我对“母亲”这一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我将根据他人和社会的期待,不断地调整自己行为,来更好地做一个母亲,也就是在角色实践中做得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盗墓笔记》与社会角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ct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