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之行的最后一天自由活动。计划去三个地方:岳麓书院、橘子洲头、湖南省博物馆。
为节约时间,我们从酒店直接打车到了湖南大学。门口的毛主席雕像。还有千年学府湖南大学欢迎您的红幅。

进了校门没多远,就找到了大名鼎鼎的岳麓书院。门票每人20,导游讲解80元。

原来岳麓书院现在还在使用着,湖南大学的历史系就在这儿,讲解员大多是历史系的在校学生,给我们讲的这个女生是其他系的。
看历史古迹,是必须要请讲解的。不然的话,这儿个台那儿个楼也看不出个门道来,更不用说那些长长短短的对联、匾额,尽是些古文古字,要么不认得,要么不通意。

岳麓书院是北宋潭州太守朱洞创建,朱熹和张栻在这里当过老师讲过学,即著名的朱张会讲,这次会讲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到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到此讲学。清康熙皇帝御赐“学达性天”,乾隆皇帝赐御书“道南正脉”。毛主席的岳父杨昌济曾在此教书,因此故,毛主席曾在此游学并几次寓居于此。

进入书院,首先感到的是这里的静穆,走进这里,仿佛心一下子就沉静了下来。书院依山而建,树木葱葱,白墙青瓦掩映在绿荫之中。赫曦台大讲堂宏伟气派、庄严肃穆,学员休息的地方既严肃整齐又情趣盎然。试想一下,当时学院里只有四五十个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想必是很愉悦的。

学院里也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他们制定了学规,现在看来都是很实用的。





顺着校园绕到后面的山上,那里有著名的爱晚亭。

以前对历史不熟悉,这次来到了湖南,才知道潇湘大地上出了那么多的名人志士。对于湖南人,我的印象是那么的好,觉得他们有大志,活得真实,活得洒脱。这些优秀的品质,是不是也岳麓书院影响的结果呢?
从书院出来,我有一个很强烈的直觉,那就是读书是需要环境的。一个嬉笑嘈杂的场所,不可能让人心静下来。书院造就的是一个整齐、严肃的学习环境,我们在家里,也要给孩子尽力造就一个平静的环境。
最近在读《大学》第一章第一部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对照古人,我们现代人身上的浮夸之气实在是太重了。唯有静下心来读书,才能渐渐洗去心中的尘土,活出真正的本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