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3闫安
这部反映国民党军八佰壮士上海沦陷前在四行仓库孤军抗战故事的影片曾翘首以待,现在一年多后上映了,欣喜欣慰。
毫无疑问,保家卫国的抗战不论血腥、残酷与否,任何人都得面对。何况是民族的历史,谁也无法遗忘。

原来以为八佰壮士都是英烈英雄等。没想到里面照样有贪生怕死的,有平民活命逃避的,有义无反顾的,有大无畏英雄主义的。苏州河对岸的英租界百姓,灯火辉煌是旧上海的十里洋场。马照跑、舞照跳、麻将照打,市井喧然。
一河之隔,都有大时代的揪心和不确定。因为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原有的一切。这时候唯有四行仓库孤军抗战成了时代的精神堡垒和不屈意志。无论暂时的胜败也给未来以希望,而不轻言退。所以成了一河之隔的另一个世界的偶像和国际关注的焦点。这时候,团长谢晋元的坚定不拔和主心骨地位,成了八佰将士的缩影,依次为其部队骨干营连排长。虽然影片主要表现的是普通的士兵等。没有舵手和方向,没有组织和纪律,一切都会是散沙。正如侵华日军曾经叫嚣的要“三个月灭亡中国”一样。

谢晋元,广东蕉岭人。梅州中学毕业后入中山大学,又投笔从戎黄埔军校四期,是那个时代的精英。经历北伐战争洗礼后,已是能文能武的标准军人和指挥官。
八佰壮士是抗日战争时代家国民族的缩影。最后成为楼上那面飘扬的旗帜。不屈不挠,成为精神象征。
看完电影,再去上海,要到四行仓库纪念。英雄总是值得人们崇敬的。
谢晋元,字中民,广东省蕉岭县人,生于1905年4月26日。父亲谢发香是小商贩,母亲李氏是渔民的女儿。晋元少年时好下棋,善书法,爱读书,为人憨厚、刚毅、果敢。他的青少年时代,正值中国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贻至民国初年,军阀割据,生灵涂炭,沉重的民族灾难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对侵略者仇恨的火种。他把岳飞的"精忠报国"作为座右铭,立志为国献身。
家书摘录:“弟十年来饱尝忧患。一般社会人情事故,影响于个人人生观,认识极为清楚。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望勿以弟个人之安危为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