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中写道: 百合说:“我要开花, 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演员蒋雯丽在朗读者中把这一段献给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希望他们的生命也像百合花一样,美丽绽放。
而我在10月2日聆听于洁老师的讲座时她也引用了这段话,用来回答来自老师们的疑问:自己认真工作却遭遇风言风语,怎么办?于洁老师说:“是啊,全心全意地默默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是一朵花的初心也是一个老师的初心。 亲爱的老教师们,一路走来,踏着荆棘,谁的双脚不是伤痕累累?谁的脸上不曾流过苦涩的泪?谁的心不曾被冷过又用坚定的信仰来暖和?”
我也曾读过林清玄的书,这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也一定是看过的,可是当时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一次连续的“偶遇”让我深深地在脑海里记住了它。就像张文质老师说我们的学生,他不是没有听课,他只是在听他想听的。我越来越体会到学习的好处,别人的分享说不定哪一句就会触动到你,让你觉得“对,就是这个样子的!”读书有时就是在寻找共鸣,有些书看过后没有印象,有些书却记得其中很多细节。不想刻意去选择,感兴趣的也许就是当下自己需要的,能记住的也许就是自己所热爱的。
《朗读者》中这样总结:作家林清玄借花喻人,借百合与野草的区别来比喻人坚持自己的孤独和倔强,比喻人的高洁和静美。“我要以花作证”像一句誓言,一句在逆境中坚持自我的誓言;同时也更像一种修为的境界,唯有耐得住误解与寂寞,方能获得人生的大自在。
能写出这篇文章的林清玄,能引用这篇文章的蒋雯丽和于洁老师,以及写下这篇评论的老师,一定都曾身处逆境,一定遭受过某种程度的伤害,所以他们才会感同身受,理解的如此透彻,又表达地如此委婉。现实生活的骨感,有时候需要诗意的表白,“诗和远方”不一定真的在远方,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处都会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