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是《史记》中附带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一个人物。
这个人是廉颇去世后,保卫赵国边境的良将。他在职期间,运用保守政策,让边疆百姓安居乐业。
可是,匈奴和赵国官兵都认为李牧胆怯怯战。赵王也责备李牧,于是,让别人代替他领兵。
此后一年多时间,匈奴来犯,赵军出兵,伤亡损失很多,边境百姓无法正常耕种放牧。
于是,赵王又让李牧领兵。
李牧强调,他要像以前一样管理边境,他再奉命。赵王答应了他的要求。
李牧重新来到边境,还是用原来的章程。于是,边境百姓又安居乐业。可是,匈奴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连边境的官兵也觉得一身本领无用武之地,都摩拳擦掌要跟匈奴打一仗。
李牧看到时机成熟,于是就精选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战马一万三千匹,勇士五万人,善射士兵十万人,训练作战。
接下来,赵国边境人民到处放牧大批牲畜,放牧的人漫山遍野。
匈奴小股人来犯,是试探,李牧命令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
匈奴真的上当了,率领大批人马入侵。
李牧布下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杀死匈奴十多万人。同时,占领匈奴的一些地区,匈奴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后来,李牧攻燕国,败秦军,战功赫赫,被封位武安君。
后来三年,李牧又击败秦军,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
赵王迁七年,秦国攻打赵国,李牧又领命出征。
秦国向赵国的宠臣郭开重金贿赂,让郭开进行反间计,造谣李牧和同僚谋反。赵王便撤换李牧,李牧没有接受命令,结果,赵王谋杀了李牧,撤换了他的同僚司马尚。
三个月后,赵国被秦国灭。
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李牧为四名将之首,他的一生,有勇有谋,战功赫赫,可是,临了,却被自己衷心保护的主子谋杀,可悲可叹!
历史上的故事,不仅是故事,更是引导我们趋于完美生活的指导。李牧的经历告诉我们,时代的潮流是什么,就要向那个方向努力。时代需要我们去做,就积极认真去做,当时代不需要去做的时候,赶紧偃旗息鼓,调转方向,去时代需要的地方努力,要不就会成为时代打击的目标。
俗话说“李牧死,赵国亡”。就赵国的情况而言,应根据本国的情况委派良将,目标明确,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就达到目标,至于手段,只要能有持续发展性,就可以,而不应拘于权威和面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