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6-23 奇人成公

2024-06-23 奇人成公

作者: 笙箫红尘 | 来源:发表于2024-06-22 23:25 被阅读0次

    去见老乡,遇一奇人成公。

    老乡介绍,成公对易经研究颇深。仔细一问,原来他所研究的方向,是占卜,风水。

    跟随成公而来的八九人,皆称成公为师傅。这八九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多为生意人。对师傅成公颇为恭敬。席间谈及各自所遇风水事,成公亲手勘察调整,皆收立竿见影之效。老乡公子今日也拜成公门下为师。

    除风水外,成公言也学道家炼丹,所追求事为希望百年之后,人人皆可无疾而终。

    我心中不由咯噔一下。

    想起杜老夫子赠诗仙李白的诗: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诗仙李白的仙字,不仅因其诗歌写得飘然有仙气,恐怕还因为他也有炼丹求仙之心。忧国忧民的杜甫,也无法免俗,在求仙的道路上走得远了。虽毫无建树,自云愧对丹道仙师葛洪,但还是死不悔改。

    当然,丹药的兴起,源于古时人们对长生的追求。战国时期,社会出现一批“方士”群体。他们号称懂得“仙道”,能参悟长生不死之理。这番言论马上受到当时上层贵族的青睐。后来秦始皇派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入海寻仙,结果一去不返。后世帝王为求长生不老前赴后继,不问苍生问鬼神,求长生的帝王,比比皆是,连千古名君唐太宗,都无法抵挡长生的诱惑。

    结果当然是凄凄惨惨戚戚。唐太宗最终因服用天竺方士炼制的“延年之药”,导致病情加重而死,年仅50岁。中唐时的唐宪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40多岁时就开始想着长生不老,结果服用丹药中毒,数月不能上朝。之后的穆宗、武宗皇帝均是如此,中了丹药之毒,30多岁时就去世。其余的高宗、武则天以及唐玄宗等皇帝也都服用丹药,只是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罢了。

    炼丹服食之风在唐朝最为鼎盛。王公贵族、文人名士大多以此为时尚。所以李白杜甫也才会因炼丹不成而自惭形秽于丹道老祖葛洪。文人士大夫相互之间见面问候语,应该也如今天我们的常用语:“兄台,你吃了吗?”。只是这个吃,是问吃药了吗?没吃药就出门,是很危险的。只是吃了丹药,有可能更危险,一命呜呼的危险。

    就像白居易诗中写的那样:“退之服硫磺,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或疾或暴天,悉不过中年。”社会上质疑和反对服食丹药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丹药开始从长生不老的高级功能转向治疗疾病的低级功能。

    推动这一转变的,是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作为医生,的确有一双火眼金睛。他看到丹药弊端的同时,也发现其妙处。他主张“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他在《千金要方》中曾记载一种药名为太一神精丹,由丹砂、曾青、雌黄、雄黄、磁石、金牙合炼而成,并谓“古之仙者,以此救俗,特为至秘”。由唐到宋,随着丹药的功能悄然转变,越来越多的医生加入到炼丹群体中,丹药的重心落在了“药”上面。因此,宋代服食丹药之风尽管依旧不减,但大家的追求不再是长生不死,而是延年益寿。

    今天遇到的这位奇人成公,未能与之细聊他的炼丹,究竟是为长生不死,还是延年益寿?

    听其履历,所学建筑,与风水之说倒可相互辉映。无医生治病救人之术,而醉心于炼丹,恐怕这丹,是在走他的丹道老祖葛洪的老路了。

    成年人的选择,我不予置评。正如如今社会火爆出圈的时光胶囊。事业有所成的中年男人,追求生命的长度和深度,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有何不可呢?或许,这是他追求的时光胶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6-23 奇人成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jl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