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专家讲课,说到开发新技术观测学生的变化,然后针对性的督导。
个人感觉:首先,个别学生可以享受到这样的服务,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学生,也不可能对所有学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其次,育人不是动物养殖,随时检测心率体温情感体验,然后针对性做出调整,那个人还用自我努力吗?个人还用经历挫折吗?这样的教育如果全民实现了,孩子不就成了为流水线上的产品吗?这和那些科技片中制造的机器人有什么区别?仅仅是根据孩子的特长来发展特长吗?将来呢?都成为达芬奇?都成为爱因斯坦?另外,世界的精彩是大自然的客观存在,人类的精彩正是不可预知的未来,每个人的经历造就现在的自己,无论成功与喜悦,还是失败和悲伤,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生财富,也是不同人生的必然。如果教育可以科技精准扶贫,那是不是家庭教育也可以统一标准化进行?甚至孕期也要统一管理?还是受精也统一安排?是不是又回到了科幻电影的桥段,人类的意义在哪里?
教育,需要关注科技,但绝不是科技决定教育。教育不仅仅包含技术,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情感经历和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