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千余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到邻居家看望古稀之年的老嫂子。

进门刚好遇到老嫂子的大孙子,以前见过几次,但因年龄尚小且生长在城市,不经常回家,所以并不认识。老嫂子的大孙子见到我开口就喊“叔叔好”。
听到大孙子的喊声,老嫂子从屋里出来,一看是我,便对大孙子说:“不能叫叔叔,应该叫爷爷。”大孙子不好意思地说:“不像爷爷呀,倒像个叔叔。”
在大孙子的心中,可能只有和他奶奶这样年龄的才能称为爷爷奶奶,像我和他爸爸年龄相仿的只能喊叔叔。在随后的聊天也验证了我的这种推测,因为大孙子后来问我:“是不是因为你有了孙子(聊天过程中,我提到过我的大孙子,其实是大侄子的儿子),我就应该叫你爷爷呀?”
大嫂子的大孙子非常懂事,今年刚上初一,年龄并不大,但身材却很高大,超出了同龄人的身材,这一点非常像他爸爸小时候,长得五大三粗但又显秀气。唯一与他爸爸不同的是黑黑的脸蛋镶嵌着一双小眼睛,更显得凝神聚力。
大孙子对军人非常崇拜,先是跟我聊起了《长津湖之水门桥》的标价已经炒到了一百二十元一张,然后又和我探讨起《长津湖》,幸亏该电影我刚刚在元旦期间完整地看过,所以才有了与这位少年“侃”的资本,加上自己对历史的一些了解和个人的一点见解讲得许多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许多故事。

大孙子听着非常入迷,仿佛想到了什么,于是问他的奶奶:“奶奶,你的父亲是干什么的,你知道吗?”大嫂回答到:“参加抗美援朝的,今年已经97岁了,还健在呢?”
大孙子又说:“我爸爸当年想去当兵,听说你不让去,因为我大伯已经已经当兵了,所以才不让我爸爸去了。”这估计是他听他爸爸讲的吧。“我也想当兵,将来我想考国防科技大学”,大孙子坚定地说。他接着问我:“是不是国防大学里有许多军事秘密呀?”
因为他听过他们的校友讲过国防大学神秘的故事,对于这 样的问题,我是无法回答的,只能依据自己的看法客观地加以引导。如此年轻的孩子,能有这样的人生目标那是难能可贵的。
作为一位从军二十余载的老兵来说,谈论这样的话题还是非常有说道的。对于人生还很懵懂的少年来说重要的是给予加油鼓劲。我从自律、勤奋和好学等方面为他进行了详细阐述,大孙子听得很入神,到了晚饭时间也舍不得我走,于是站起来问:“奶奶,让我爷爷留下吃饭吧。”我和大嫂相视一笑,明白大孙子还没听够我的“演讲”。
都说孩子在青春期会叛逆,其实这样说是不对的,至少不是全对。因为叛逆的孩子的背后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这与父母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对孩子的路子,那肯定会引来孩子的叛逆,如果父母的教育方法符合了孩子成长的需求,就不会有孩子的叛逆。
我与大孙子谈到这个敏感的话题时,他一点不避讳,而且说:“我不叛逆。”因为他与父母相处就像朋友一样,无论不谈,无论什么事都能够沟通。他的父母都是老师,也许对孩子的教育比一般家长更在行一点。比如《长津湖》上映后,父亲第一个带他去电影院观看,这样不唯学书本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借鉴。

通过与大孙子的聊天,我看到了他的未来,应该是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