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作为明君的一大标志就是:“广开言路,擅听纳谏”,不论是李世民还是朱元璋或者其他帝王,只要是明君,这一条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很多人也很喜欢掩耳盗铃,尤其是有了权力或者有了地位财富之后,更是牛气哄哄,认为自己的决策或者想法都是对的,无法接受来自内部或者外在的批评和建议,一副掩耳盗铃的样子,还要去蔽塞言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古代笑话里对这种现象也早就有讽刺。
“聋、哑二人各欲自讳。一日聋见哑者,恳其唱曲,哑者知其聋也,乃以嘴唇开合而手拍板作按节状,聋者侧听良久。见其唇住即大赞曰:“妙绝妙绝,许久不听佳音,今日一发更进了。””。
什么意思呢?
聋者、哑者都不正视自身问题,相遇之后硬是死要面子,哑者放肆唱歌,聋者却在倾听,大有一副掩耳盗铃之势。或许二人内心都得到了满足,可在外人看来这何其滑稽何其可笑,这就是所谓的自欺欺人。
人生在世,只有首先认清自己,才能与世界和解,虚荣心是不可取的。追求功名利禄无可厚非,但不可打肿脸充胖子。
现在很多当权者或者有所谓社会地位的人的做法无异于这则笑话中的聋哑人一样,当你真正听不到或者看不到群众的反应或者不将群众放在眼里心里的时候,也就是走向真正聋哑与群众脱节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