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正念冥想工作坊结束了,总结收获如下:
1、最近一段时间才开始做冥想,做的过程中,头脑中总有无数的念头冒出来,忽东忽西,而不能安然专注当下。两天的练习,让我对冥想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有念头,有想法很正常,允许念头存在,常问自己三个问题,我现在的念头是什么?我此时的情绪是什么?我此时的身体状态是什么?对念头有觉知即可,当然也可以把念头拉回来,再次专注于当下。
2、常做正念冥想,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觉察知情意,即此刻头脑中想的是什么,情绪是什么,身体状况是什么。让我们有知有觉地活着。而且更容易专注于当下,而不是缅怀过去或忧虑未来。
3、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是我们的想法,构造了我们的世界。
4、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了几个正念冥想的练习。第一天上午,短暂的与自己相处五分钟后做了葡萄干练习、扫描身体练习,下午双人沟通练习、室内行走及户外行走练习;第二天上午缓慢身体运动练习、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练习;下午面对困难练习、双人同频呼吸及注视练习、慈心练习。
葡萄干练习:把一颗葡萄干放在手上,仔细观察它的形状、大小,体验它的重量、捏它的软硬,接着放到鼻子前,闻它的气味,然后放到嘴唇体验触感,缓慢放入口腔,用舌头上下左右在口腔转动,慢慢的咀嚼咽下去。分享感受(生活要慢一点,仔细品味美好,对食物及生活的感恩)
扫描身体练习:从左脚趾、脚底、脚背、脚踝、小腿一直到头顶,再到右脚趾,跟随指导语逐一扫描。分享感受(觉察身体的不舒服,爱自己爱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双人沟通练习:两人一组,背对、错开、肩并肩。三分钟冥想后,一人对另一人说三分钟的话,另一个人只听不说,听他的语言语气语调情绪等,接着再做三分钟冥想,换另外一个人说。接着两人面对面三分钟冥想后,面对面说三分钟的话。分享感受(面对面沟通比背对沟通要舒服,背对沟通会更仔细听对方的话)
室内行走练习:站立,双脚立于地面,慢慢右脚脚后跟离地,将身体重心偏移至左腿,右脚向前迈步,脚后跟先着地,脚尖再着地,重心偏移到右腿,右脚脚后跟着地,交叉进行向前迈步,觉察自己的腿部和脚部。分享感受(觉得两个脚板挺厉害,能支撑起全身的重量,要给双脚穿一双舒服的鞋,双脚着地比穿着鞋更舒服)
户外行走练习:到户外行走15分钟,感受双脚及周边的环境。
缓慢身体运动练习:站立,双臂伸直,与其他人间隔开。慢慢抬起双臂,伸直举过头顶,双臂连同身体向左偏移,体验右侧身体的拉伸,再向右偏移,体验左侧身体的拉伸,再向上提起,体验整个身体的拉伸,手臂再缓缓放下。肩膀向上,尽力够住耳朵,肩膀向后向下,再向前打圈。下巴向下,尽力够到脖子,头慢慢向左再向后再向右向下转圈。分享感受(很舒服,很放松,觉察到身体哪里的不舒服)
双人同频呼吸练习:先进行呼吸练习,体验呼吸时腹部的收缩和膨胀,如感觉不到,可将手放至腹部。两人一组,面对面,将目光45度角注视对方的腹部,体验两人双方呼吸频率的一致。然后四目注视,看对方的眼睛,想他的过去发生了什么,想他的未来是什么,你从他的眼中看到了什么?分享感受(看到了平静、喜悦、过去的苦楚,心疼对方,想到对方美好的未来)
开放式练习:不用将注意力锚定到一个地方,跟随自己的念头、想法自由飞翔。15分钟。
慈心练习:对自己爱的家人和朋友说感谢,对自己讨厌的人说话,对世界的人、地球的人说感谢。(为世界祈福、功德圆满,感受到大爱,将爱给出去,自己更幸福喜悦、格局更大,不想对讨厌的人说话,不想祝福他)
一个疑问是,正念冥想可以帮助我们练习与潜意识的连接吗?还是更多是意识层面的东西,帮助我们觉察此时此刻?最后一个环节,开放式练习与荣格的积极想象有什么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