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要做学生的学生
引言:传统的教育学,没有一本不承认教育只是成人对于小孩之行动,这些洋八股的教育学是闭起眼睛胡说,他们忽略了一半的事实。事实告诉我们,大人能教小孩,小孩儿也能教大人。不愿拜小孩子做先生的人,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陶行知
一、更新观念,放下师道之尊。
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更多的应该是学生求知途中富有经验的组织者,是学生的求知伙伴。教师首先要接受这种新观念,放下过去那种师道尊严,要成为学生的同学,学生的朋友以及学生的学生。
正如陶行知指出:“只需你甘心情愿跟你的学生做学生,他们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留住,他们能为你保险,使你永远不落伍。”
二、反思角色,走出传统误区。
陶行知说:“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的长久,必须是他们有机会一面交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
三、转变角色,永做学生的学生。
陶行知说的好:“好学的教师,必须要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
教师要努力做个好学的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好学,要进行自我学习,就要现以下几个转变:
一,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平等互动。教师要善于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能做课堂的统治者,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应该跟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在交流中做裁判,在争论中做首席,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学习。
二,弯下腰来与学生探讨——虚心互学。现在提倡终身学习,教师也应是终身学习者,教师要经常性的充电,以开放的心胸,虚心接纳学生的意见,探寻真知,不断提高终身学习的素养,教师要有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竖起拇指,给学生奖赏——激励互助。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