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产业集群的兴衰,有很多的客观原因,但主观因素才是决定性因素。作为一个与灯饰产业相濡以沫近20年的观察者与研究者,本着治病救人的执念,笔者对影响古镇灯饰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粗旷的归纳,仅供各位读者参考。文中如有表述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读者及时指正。

一,贪官懒政。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其对古镇灯饰产业的破坏性最大。自从吴润富卸任古镇镇委书记以后,古镇灯饰产业的整体规模几乎是原地踏步,多年来,灯饰照明产业都是以高于10%的速度在增长,而古镇全镇工业产值却一直在200亿元左右徘徊多年。当然,我们绝不能全面否定古镇历届政府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与辛勤付出。由于产业发展战略决策的制订和实施过程比较复杂,客观因素也客观存在,我们没有办法去厘清其中的对与错,我们只能以结果看结果。
二,老鬼当家。这是个很无奈的话题。古镇的创业一代基本上都已经是年逾花甲,但是由于大部分富二代的玩世不恭、不思进取,抑或妄自尊大,一直无法挑起大梁,创业一代有心隐退却无法放马南山,为了保住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江山社稷”,大部分的创业一代都是退而不休,经常出来站台接客。年轻时提灯闯天涯,风餐露宿摆地摊,年老了还得出来收拾烂摊子。白天强装笑脸迎百客,夜晚暗自神伤无人知,“老鬼们”真的是一辈子的苦逼命啊。
三,贼喊捉贼。“同行免进,面斥不雅”,这是多年来古镇灯饰门店最常见的字眼,特别具有讽刺意味。这些门店中绝大部分都是靠仿冒剽窃他人知识产权为生,生怕被人发现,所以不敢面对同行开放,其中一部分企业是自己仿冒了国外企业的产品,又怕国内其他中小灯饰企业仿冒自己,所以上演了一幕幕“贼喊捉贼”的闹剧。
四,物欲毒流。成也物流,败也物流。物流企业是古镇最大的皮包公司群体,随便开个档口,就是一家物流企业(十几年前基本上都叫XX托运部),绝大部分托运部都没有自己的运输工具(货车),主要负责接货开单发货。如果只是接货开单发货,那么问题并不大,但是,托运部衍生出来的代收代付业务,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具体的惨痛教训估计很多灯饰企业都亲身体验过了,就不需要笔者在这里赘述了。
五,群蛇无首。为什么不叫龙,而是叫蛇呢?因为古镇灯饰企业根本就没有龙的精气神。一个名扬中外的中国灯饰之都,30多年来竟然还打造不出一家上市公司和一个大众知名品牌,你不觉得奇怪和尴尬吗?但凡有点羞耻心的人都觉得不对劲。这个灯都是不是有点肾虚呢?其根本问题又在哪里?政府过于偏袒本土企业,地头蛇成群出击,强龙终究斗不过地头蛇,只好退避三舍,纷纷外迁至横栏、江门和均安等地。2002年的灯都论坛,互动嘉宾欧普照明马秀慧的发言笔者至今还记忆犹新:“作为外来企业,我们不求获得政府多大的支持,只要能够平等对待就足够了”。另外,税收问题也是制约古镇灯饰产业出名牌的一个主要原因。谁广告投放力度大,品牌知名度高,就立马会成为税局重点关注对象,所以很多有点品牌意识的企业都因为害怕成为枝头鸟,不敢声张只能偷着乐。此外,市场管控不力,产品仿冒成风,价格欺诈见惯不怪,最终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效应。
六,黑白不分。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个指导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整个古镇灯饰产业30多年。偷税漏税,网络诈骗,跟风仿冒,粗制滥造……反正赚到了钱就是大爷。相关职能部门和执法机构的神助攻,更是令牛鬼蛇神们的生意风生水起,古镇也总是给人歌舞升平的印象。
七,杀鸡取卵。要论杀鸡取卵的功力,古镇专业灯饰卖场无疑是最牛逼的。只可惜如今世道行情不好,灯饰企业都被坑得差不多了,更别提什么卵蛋了。前一阵子笔者写了一篇题为《免费时代未来已来,传统租赁模式还能活多久?》的杂文,收租婆们不是深刻反思自己的运营问题,而是纷纷表示对笔者不爽,甚至还托人放话“警告”笔者,大体意思是“你还想不想在古镇混了啊”。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笔者都在古镇混了这么久,而且还这么深爱着古镇这片热土,当然会不离不弃了。
八,自投罗网。开个门店然后守株待兔,这是古镇灯饰企业最乐意干的事,而且小算盘也是打得噼里啪啦地响,谁曾想“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不少中小灯饰企业贪图便宜,忽视法律法规,一想到有免费大餐,闭着眼睛就跟卖场签署了入驻合同,奋不顾身地钻进了专业卖场精心编织的天罗地网,结果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九,空城败计。古镇政府明显缺乏产业战略布局的能力,以打造所谓的“全球灯饰营销中心”,误导龙头企业不务正业搞商业地产当收租婆,结果就是灯饰制造产业空心化。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专业灯饰卖场的集散功能正在急剧弱化,特别是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古镇灯饰卖场的大部分商户都表示“水已经淹到了脖子——差不多了”。
十,固步自封。古镇政府层面的固步自封和乱作为最要命;古镇灯饰企业老板群体思维固化很致命;中小灯饰企业普遍缺乏行销能力还瞎折腾不要命。
“黑点”如此之多,灯都的灯究竟还能亮多久?且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