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许多事,需要在生活中慢慢领悟才能做得更好。比如,陪伴孩子。

孩子在小学期间,我忙于工作,忙于学习,总觉得一个小学那点知识有啥啊,所以,对于她的学习可以说是放任自流,孩子的作业质量和成绩我也不怎么关注,结果就是,成绩一落千丈。现在才明白,在一个不能自律的年龄,任其随心所欲,还期望她主动自律起来,我好像有些痴心妄想。

初中之后,面对着她的成绩,靠她自己有些难以提高上去的成绩,我开始有些焦虑。到底该怎样帮到她,去作业班,还是自己辅导,还是要怎样......爱人、孩子和我反复讨论,怎样的方案更适合于她。我无可奈何地感叹,女儿真是来修炼我的,这是在逼我成佛的节奏吗?我不断地鼓励自己,也许,我会创造出陪伴成绩差的孩子提高成绩的育儿经验呢,以此降低自己的焦虑,鼓励自己前行。

静下心来去想,孩子成绩上不去,不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我需要进一步了解,她到底是态度的问题,还是方法的问题。国庆七天,我全天候地陪伴着女儿写作业,查找问题的根源所在。我破天荒地陪着她做数学计算题,才发现她在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认真观察,就冒失动笔,不但不能巧算,还容易出错,然后我们一起探讨该如何改正。我陪着她读英语,去纠正她的发音,发现她总是在单词重音的读法上有误,一次纠正,还要再次纠正,甚至更多次地纠正,这样的发现,让我体会到,她需要在错误来临的时候,不但要改正错误,还要学会深入思考,如何举一反三,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我发现女儿的思维方式也需要引领。当她苦于不会写读后感,求教于我,我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她......这样的陪伴,女儿的反馈是,她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提高,英语的学习更注重品质,而且学会了如何解决了一个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一类问题。面对于读后感的写作,茅塞顿开,有了清晰的思路,不再是迷迷糊糊地瞎写......

这样的过程,让我体会到陪伴孩子是要耐下性子,参与到孩子的行动中去,观察孩子的行为,清晰问题,引领方向,简单地指责和说教是不起作用的。反思自己过来粗线条的陪伴,是源于总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不应该过多的参与。殊不知,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引导孩子有一个恰当的学习方法,却是长者们需要做的事情。过来,我好像做得很不到位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