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唐诗2:对仗

读唐诗2:对仗

作者: 马也驰迟 | 来源:发表于2018-04-27 08:49 被阅读0次

    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

    对仗是格律诗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在格律诗中,首尾两联可以不对,但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当然,也有一些变例,有的是首、颔而联对仗,也有首联和颈联对的,甚至还有全首都对的。比如杜甫那首被后人推作唐人七律第一的《登高》,从首联到尾联,全诗都在对仗。仅以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而言,“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

    猿啸哀”对“鸟飞回”,颇为工整。而首句的“风急”对“天高”,次句的“渚清”对“沙白”,于是又形成句内对,其中的“风”“天”“渚”“沙”是名词,“清”“白”“急”“高”是形容词,或为天象,或为物名,或表色彩,或表物态,可谓铢两悉称。但让人读来,却看不出认为的痕迹,好像是冲口而出,非常的流走,由此可见老杜的功夫。

    刘勰把对仗分成四类:言对、事对、反对和正对。上官仪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

    唐诗创作中较常使用的几种对法:

    一是流水对。就是出句和对句意义连贯,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若单看一句,其意思就不完整了。如:“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骆宾王《在狱咏蝉》,“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秋兴八首》。

    二是借对,又叫假对,就是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中用其一义,但表现的实为另一义。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lǐ朗》的“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这个“行李”本来是指行装的,这里借“李”为桃李的“李”,来和后句的“茅”作对仗,“行”也借用了“行走”的意义来和“诛”对仗。这是借义。此外还有借音之对,如杜甫《秦州杂诗三十首》其三的“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借珠玉之“珠”的读音,表颜色之“朱”的义,来与后句的“白”相对。

    三是交错对。对仗之词出现在两句位置相邻却不相同的地方。如杜甫的《归雁》的“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本来“俦侣”应该对“霜雪”的,但它出现的位置不是在四、五字处,而是在三、四字处。李商隐的《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里的“鸦”是用来对“萤”的,但位置也不一样。可以将之作为一种宽对来看待。

    当句对。如李商隐的《当句有对》:“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全诗句句有对,其中“平阳”对“上兰”,“秦楼”对“汉宫”,“池光”对“花光”,“日气”对“露气”,“游蜂”对“舞蝶”,“孤凤”对“离鸾”,“三星”对“三山”,“紫府”对“碧落”。

    唐诗中有些对仗是极为工巧的,可以说是对汉字潜能最充分的发挥。张谓的《别韦郎中》:“峥嵘洲上飞黄蝶鹅,滟滪堆边起白波。”“峥嵘洲”和“滟滪堆”都是地名,“峥嵘”是叠韵,字的偏旁都用“山”,见其高峻;“滟滪”是双声,字的偏旁都用“水”,见其温润。杜甫的《送韩十四江东覲省》:“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黄牛峡”对“白马江”,二者都是地名,都以牲畜来命名,而且还各有色彩,于是就形成了“黄”对“白”、“牛”对“马”、“峡”对“江”的奇观。张祜的《江南杂题三十首》其十一:“小鸟闻批颊,微虫弄叩头。”“批颊”是鸟名,“叩头”是虫名,“批”和“叩”是动作词语,“颊”和“头”有都是人的肢体,仔细体味,来得确实非常工巧。但过于工巧会导致人工的痕迹太明显,有时显得呆板。

    此外,格律诗中的对仗还要尽量避免合掌。所谓合掌,指上下两句意义相同或相近,实际上就是同义词相对。

    格律诗中的对仗还有一种特殊的功用,那就是扩展、改变作者的思维方向,增加诗歌的意义内涵。比如卢纶《李瑞公》:“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颔联的“路”是行者远去之路,如果不是对仗,他可以围绕行者一方,顺着“路”展开来写,但对仗的使用,使他下边的句子必须有一个名词与之相对,以及送者与行者的比照,于是在约定俗成的规范制约下,自然由“路”想到“人”,由行者映带出送者,由对方的远去联及自己的独归,并由“寒云”过渡到“暮雪”。颈联也是如此,上句式“少孤”,下句就有了“多难”,这个“少”是年少的“少”,但又在多少之“少”的意义上与“多”相对。“少孤”和“多难”,“为客早”和“识君迟”,表面看只是一种技巧,实际上却是由于对仗的缘故,而使得诗人在写作时不由自主地、必然地向与之相反的一个方向和物体去靠拢,由此改变了人的思维习惯或思维方向。

    再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首联交代王昭君生长的地理环境:“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颔联写其一生的主要行迹,先说她“一去紫台连朔漠”——离开故国,到塞外去了。此时昭君刚离国出塞,按理应写她在胡地的生活呀,或者是一些感受呀,等等,将诗情直线延续下去。可是,由于对仗的原因,作者紧接着就将昭君之死与死后遗冢和盘托出:“独留青冢向黄昏。”为什么会想到这一句呢?仔细揣摩,很大程度上恐怕与上句的“紫台”有关。“紫台”即紫宫,代指汉宫。这里有一个颜色词“紫”紫,那么在下句就要有另一个颜色词来和它相对,于是自然联想到远在塞外、作为昭君坟墓的青冢的“青”。以“青”对“紫”,以塞外对长安,在加上一些辅助性词语,一联诗句于是构成。当然,作者也可能是先注意到了“青冢”,而后寻觅“紫台”的,但不管哪种情况,都说明诗中对仗确具改变人思维方向的功用。进一步看,依据诗情发展,作者在颈联的出句中还写了“画图省识春风面”的事件,把毛延寿“画图”一事牵带出来,本来此事是应放在前面的,但由于整个思维方向的改变,遂使得作者在颈联、颔联而联均以一“去”一“留”、一“识”一“归”(“环佩空归月夜魂”)的生死对比进行安排,于是就大大扩展了空间场景,增加了诗句的情感张力,并在未写的中间地带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余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唐诗2:对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av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