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墨馨】3岁、7岁、10岁,孩子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家长千万别错过

【墨馨】3岁、7岁、10岁,孩子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家长千万别错过

作者: 墨博士 | 来源:发表于2018-03-16 10:08 被阅读0次

早上不想起,晚上不想睡,拖拉又磨蹭让你想起来就头大!

你说了半天,孩子当作没有听到,非要发脾气才有反应下一秒又听不到啦!

一堆臭毛病想改改不掉,别人身上的好习惯想学做不到……

你知道吗?孩子之所以有这些坏习惯,很可能是在孩子发育的重要几个转折点,你没有给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至于等到孩子大脑发育成型了之后,再想纠正就很难了。

人类在出生之后,大脑有一段脑神经细胞增加的时期,之后则会减少不必要的脑神经细胞,发展脑神经回路。

也就是说,儿童的脑部处于正在发育中的过程。

从0岁开始大概三年之内,脑神经细胞不断增生。脑神经细胞数量在3岁~4岁时达到高峰,之后到7岁左右会减少一些,这个现象非常奇妙,有些脑神经细胞增加之后,到了这个阶段却又死去,像这种脑神经细胞减少的现象,也称为「修剪」。7岁~10岁之后,大脑进入脑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导回路的发达期,才逐渐成为成人大脑。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孩子的大脑在10岁以后就“定型”了,所以3岁、7岁、10岁不但是脑部发展的转折点,更是强化潜能的黄金期。

一、0岁~3岁:发展大脑本能

这段时期锻炼大脑潜能的关键在于培养大脑功能的基础——本能。

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通过对1000名3岁孩子23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孩子3岁时的言行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3岁看大”,它是说从3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

3岁之前的儿童脑部,会陆续出现生存、求知和找同伴的本能。这些本能也会让幼儿的大脑出现各种特征,例如:想竞争,想要模仿、想自己做一些事,或是想成为妈妈或兄弟姊妹等周围人们的同伴。

比方说,告诉孩子:“把玩具收好”。讲完后却毫无动静,不妨改说:“我们来比赛谁收拾得快!”孩子听了就会开始整理。

叫孩子:“快跑!”孩子却依旧慢吞吞,不如提议:“看谁先跑到那边。”孩子就会产生斗志往前跑。

这些都是生存本能产生了想竞争的特性后,进一步引发的反应。

此外,儿童虽然不喜欢填鸭式地硬塞太多知识,对于学一点点新东西却会觉得开心,这就是因为求知本能产生了想要模仿、想自己做一些事的特性。

0岁~3岁这个阶段不用要求成果,不要想着孩子有没有会做很多事?或是有没有比别人强?重要的是让孩子能抱着愉快的心情对话,并且经常夸奖孩子。

二、3岁~7岁:戒除大脑坏习惯

“待会再做”这句话代表的是“并不想做”的心情。

换句话说,老爱讲“等一下“的小孩,大脑没办法培养主动想做的心情,就不会启动自我酬偿系统。

自我酬偿系统不作用,思考力和记忆力自然无法充分发挥,加上没有贯彻到底的企图心,最后会变成一事无成的脑袋。

当孩子说出“等一下”时,先想想为什么孩子不想马上去做。

若是因为有其他想做的事,比方说:因为正在打电玩,所以听到要收拾房间就回答“待会再做”,这种状况下,可以问孩子:“现在赶快收拾,吃完饭就可以尽情打电动,你觉得先做哪件事比较好呢?”

这种因应方式就是促进自我酬偿系统作用启动,让孩子主动说出:“我现在先整理。”

此外,如果孩子本来就不喜欢整理房间,不妨花点心思设计出类似比赛的方式,和孩子同乐,以去除“讨厌”这种情绪为先决条件。

总之,请仔细观察孩子,并且妥善引导,别让孩子养成凡事都要“等一下”的拖延习惯。

三、7岁~10岁:培养大脑主动好习惯

7岁~10岁之后,是适合真正进入学习的阶段。

不过从锻炼大脑潜能的角度来说,有一点是父母亲务必要注意的,那就是绝对不要总对孩子说“快去念书”这种话。

这个时期儿童的大脑,属于接受越多父母的指示、命令,表现就会变得越差,因此具有丰富人生经验的大人,必须妥善指引一条明路,而主要关键就是“丢出好的问题”。

建议在这种状况下可以利用好的问题,将“要这样做才对!”的命令改成选择题,以“你想要怎么做呢?”来询问,让孩子能自己选择。

比方说,如果孩子不擅长自然科,父母光说“自然科要多用功一点!”或是“有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啊”,这样还是没办法激发孩子的动力。

不如改用这种方式:“妈妈小时候也很怕自然科呢!不过,我只要一有不懂的地方就去问老师,几次下来之后,自然科就成了我的拿手科目。那你自己接下来想怎么办呢?”

话说到这里后,明白地把答案说给孩子听也无所谓。

或者可提出两种方式,问孩子“你想选哪一种?”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说出“我也要这样!”“我会这么做!”

如果想让孩子也思考解决方法,就说:“说不定还有更好的方法,先想一想,明天再说吧!你是妈妈的小孩,一定想得出好办法。”试着用这种提议来激发孩子的自尊心。

等到孩子努力想出来之后,别忘了大力称赞:“真不愧是妈妈的小孩!”借由这种方式养成孩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才能算培育出真正的好头脑。

孩子都比较随性,在他们的世界没有太多的规则,当家长刻意给孩子规则的时候,家长需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孩子才能接受你的“游戏规则”。

墨馨智能儿童机器人温馨提醒:

10岁之后,孩子的各种习惯和性格逐渐养成,再想要去改变,就不那么容易了,作为父母,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挣钱什么时候都可以,但孩子成长的这几年错过了,再难弥补回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墨馨】3岁、7岁、10岁,孩子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家长千万别错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dl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