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Android开发是名在业内小有名气的技术大佬,据说在大学时候起已经开始了创业之路,对大佬我天生对他们奉若神明,也很是希望能有个合适的机会和他们聊聊产品。
有次,我将验收之后的结果发给他,让他根据我验收的结果进行优化。
这个项目是一个比较紧急的项目,为了保证产品的开发进度能够跟上需求,同时作为项目经理的我不得不时刻盯紧各个小组的工作进度。
来自:百度图片大约过了10分钟,我问他:好了没
他:差不多了,在打包呢?
我:打什么包啊
他:APK包啊
我:要多久
他:5分钟
我:这么久啊,为什么啊,不是上传一下就好了嘛
他:不是啊,打包APK要好几个流程呢
我:好啦,那快一点啦
……
作为一个热爱编程的产品,我立马简书了一下APK打包流程的介绍,想弄清白APK打包流程中都经历哪些步骤。
我找到了google官方推出的流程图:
来自:百度图片这张图完整的阐述了,一个Android项目,从编译到打出apk文件的整个流程,而所谓的apk文件,怎然就是我们手机上的App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打包流程,总共分为7个步骤。
1. 打包资源文件,生成R.java文件
打包资源的工具是aapt(The Android Asset Packaing Tool)
在这个过程中,项目中的AndroidManifest.xml文件和布局文件XML都会编译,然后生成相应的R.java,另外AndroidManifest.xml会被aapt编译成二进制。
存放在APP的res目录下的资,该类资源在APP打包前大多会被编译,变成二进制文件,并会为每个该类文件赋予一个resource id。对于该类资源的访问,应用层代码则是通过resource id进行访问的。Android应用在编译过程中aapt工具会对资源文件进行编译,并生成一个resource.arsc文件,resource.arsc文件相当于一个文件索引表,记录了很多跟资源相关的信息。
2. 处理aidl文件,生成相应的.Java文件
这一过程中使用到的工具是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即Android接口描述语言。
aidl工具解析接口定义文件然后生成相应的.Java代码接口供程序调用。
如果在项目没有使用到aidl文件,则可以跳过这一步。
3. 编译项目源代码,生成class文件
项目中所有的.Java代码,包括R.java和.aidl文件,都会变Java编译器(javac)编译成.class文件,生成的class文件位于工程中的bin/classes目录下。
4. 转换所有的class文件,生成classes.dex文件
dx工具生成可供Android系统Dalvik虚拟机执行的classes.dex文件。
任何第三方的libraries和.class文件都会被转换成.dex文件。
dx工具的主要工作是将Java字节码转成成Dalvik字节码、压缩常量池、消除冗余信息等。
5. 打包生成APK文件
所有没有编译的资源,如images、assets目录下资源(该类文件是一些原始文件,APP打包时并不会对其进行编译,而是直接打包到APP中,对于这一类资源文件的访问,应用层代码需要通过文件名对其进行访问);
编译过的资源和.dex文件都会被apkbuilder工具打包到最终的.apk文件中。
打包的工具apkbuilder位于 android-sdk/tools目录下。
6. 对APK文件进行签名
一旦APK文件生成,它必须被签名才能被安装在设备上。
在开发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就是两种签名的keystore。一种是用于调试的debug.keystore,它主要用于调试,在Eclipse或者Android Studio中直接run以后跑在手机上的就是使用的debug.keystore。
另一种就是用于发布正式版本的keystore。
7. 对签名后的APK文件进行对齐处理
如果你发布的apk是正式版的话,就必须对APK进行对齐处理,用到的工具是zipalign。
对齐的主要过程是将APK包中所有的资源文件距离文件起始偏移为4字节整数倍,这样通过内存映射访问apk文件时的速度会更快。对齐的作用就是减少运行时内存的使用。
至此,就是整个apk的打包流程,只要深入理解了这七步,就可以和开发愉快的做朋友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