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早课后,吃完早餐,开始读书,不由自主地拿起《行走中的思想——李克富心理随笔》。
今天读的文章作者不是李克富,而是他的学生。其中的一篇文章里写到,“李老师改变了我40岁以后的人生”。作为老师的学生,他按照李老师的方法去践行,也影响了他人的生命。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学员告诉他,“你改变了我60岁以后的人生”。读完回头再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突然升起满满的感动。
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没有遇到李克富,我现在的人生会怎样?我50岁之后的人生会怎样?
自2015年底,45岁的我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和心理学,学习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发誓要当一名身心灵成长导师。
目标一旦确定,践行是必然的事。
两天前的会长会议结束,朋友乔给了我个建议,让我找一个自己特别想成为谁就去模仿谁,这样会有助于达成自己的目标。
说实话,我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如果自己心里没有,不管选谁最终都会四不像。
因为,在导师班穿越“讨好”情绪时,我有非常深刻的体验:如果我不允许自己呈现,谁也教不会我。一旦我允许了自己,结果就是必然。
说实话,对我影响最大、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李克富老师。
或许是被潜意识驱使,当乔建议时,我脱口而出,“我想成为李克富老师那样的老师”,结果,话刚一出口就遭到众人的强烈反对。
她们说:“你可不能成为李克富老师那样的。”
李克富老师是啥样的?
我不知道在她们心目中,李克富究竟是什么样?有些甚至都没有见过李克富老师。难道是我言谈举止中毁了李克富老师的在她们心中的“光辉形象”。
回想自己每每提及李克富老师,表面上在调侃他,但内心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生活在他身边。
明明我的动机是想吹捧老师,怎么会适得其反。
再回头一想,其实我也没错,大多时候并不在于我说了什么,关键是她们听到了什么,在脑海里加工了什么,最后有确信了什么?
我想起了,直播镜头前,西装革履、满脸严肃、一本正经的李克富老师;课堂上,时而站起随意走动时而坐下,时而脱了鞋单盘或双盘坐在椅子上的李克富老师。
我还想起了初级研修班第一次线下聚会,时而站在椅子上忘情歌唱、时而扭动身躯以各种姿势舞动、兴致高不能自已时直奔前台,边唱边跳边扭,时不时提一提掉至便便大腹底下的裤子。更有女同学不嫌事大,帮老师各种搞怪,在他腰间系个方巾,一来企图遮盖他的赘肉,二来帮老师更忘情地自由发挥。
或许是老师的形象过于多元,而且过于生动逼真,突破了常人对老师形象的认知极限,超出了常人可以接受的心理底线,却深深地刻画进了我的脑海,被我认为正常,不但作为谈资,还在日常生活中模仿践行。
所以,当我脱口说出想成为李克富老师那样的老师的时候,我知道是潜意识告诉我,他身上正好有我需要成长和突破的点。
过往我过于刻板,过于追求完美,于是给自己设了很多条条框框,这也不能那也不许,这也不行那也不敢,所以,我需要平衡、需要中正,需要退行,需要回到一个正常的位置。
以前之所以没有调整,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意识。
所以,研修班线下活动回来,我开始允许自己退行,允许自己不顾及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我不再装不再讨好不再证明自己。
我开始跟着妹妹家两岁的小外孙学习退行,我学会了在父母面前成为一个真正的孩子,我可以毫无顾忌地问母亲:“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我躲在柜子后面,你知不知道?”
当母亲说知道时,我甚至允许自己“质问”母亲:“知道,为什么不把自己叫出来?”
甚至在课堂里做义工和助教时,允许自己“突破规则”爱人、允许自己哭笑跳疯、允许自己带着真诚的心“骂人”“打人”、允许自己各种出丑搞怪……
我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里都住着多个不同面向的自己,每一个人都是多面性的。TA不只有成人态,还有孩子态,既有刻板追求完美的一面,更有生动灵活自由一面,只是呈现这一面的时候掩盖了另一面。
仅此而已!
其实,当一个人允许自己活出多面性的时候,TA才开始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
TA才不会在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内疚自责,做到的时候趾高气扬,也不会在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更不会在别人做不到的时候,对别人指责抱怨或者委屈求全。
所以,只要你允许,你一定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但,如果心里没有,你还真的学不会……
除了你自己,没人不允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