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发现一个人很少发朋友圈,变得很忙或是突然断了联系,很有可能人家正在憋大招,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过去一个月,我也有一些不同的经历,只可惜最后是个悲伤的故事。
当然这只是从我的视角对故事的一个侧写,如果换个视角,可能会完全不同。
相遇
我们的相遇来自一次普通的社交软件匹配。
我只是像往常一样,试探性地发了个消息,然后就准备干别的去了。就在我还没放下手机的时候,回复就来了。我都惊呆了,甚至还问她是恰巧在线么。她说只是看到了推送就回了,现在这个时代,秒回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了。对于熟悉的人还好,陌生人我也会偶尔放一放再回,可能有别的事,可能时间没那么多,本质上还是因为不够重要。
另一点不同就是聊天的氛围很好,充满了正向反馈,一个人想不想聊下去还是能感觉到的。
我们用的那个 APP 只有三天的匹配时间,如果还想聊下去就得转移阵地,我们恰巧都不喜欢加陌生人到微信,感觉微信是个更私密的地方,选了一圈,好像也没有很合适的,就还是加了微信。我们还达成了一个共识,不要成为加了微信就不说话的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共识,即使加到了微信,还是每天会聊很多。
爱好
从最开始就知道我们爱好不同,我喜欢的她不喜欢,她喜欢的我不喜欢,就算是类别一样,但喜欢的还是不一样。
比如我们都喜欢摄影,但我的拍照风格可能是明亮、高饱和的,拍人也是摆拍居多,她喜欢胶片风,拍人也尽量自然一些。读书也是,我可能爱看心理学、摄影相关的,她偏爱小说。其实我觉得还好,不喜欢我拍照风格的人很多,但是我喜欢就够了,看书也是,别管看什么,自己开心就好。
我还注意到她可能不是很喜欢我找人约拍,所以这一个月也没找人拍过了。不是刻意的讨好,只是我觉得拍别人对我也没那么重要,我可以放弃。
爱好对我来说是个加分项,不是必选项。之前可能也希望遇到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的人,但这么多年下来,几乎是没有。身边兴趣爱好相同的人本来就比较少,而且即使兴趣爱好相同,也不一定就能聊下去,毕竟每个人喜欢的原因和具体的内容可能是不同的。我觉得不要把这些期望都交给另一半,可能这也是我们需要朋友的原因,和另一半交流没有获得太多共鸣的事,依然可以找朋友沟通。
虽然我是这样想,但我不确定她是否也一样,还问过她对不玩滑板的人的看法,她说她的很多朋友也不玩,也依然相处的很好。
相处的这段时间,我是有点想了解她的爱好的,比如她很喜欢的话剧,我就很想尝试一下。后边她买票买错了,没买到她喜欢的演员,我就说我可以收了,去体验一下,她也可以加价去买她喜欢的演员的。在她的角度来看,可能我是为了帮她,但我是很开放的态度,没体验过怎么知道喜不喜欢呢。
适配度
这个是引发我们第一次矛盾的话题,导火索是我问了她对婚姻的看法。只是因为前一天聊的事情我突然想到了,出于好奇,并没有想深入讨论,而且我们的关系也没到那一步,但在她看来可能是我在考验她。
“如果我说,我不太想结婚呢”,我也能听出来,她在试探。她会觉得我们聊一些问题只是我为了做选择或者判断,看两个人是否适配,不是想了解她本身,而是想了解她的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
我说原来我的确会觉得相似的人才合适,还会用特别简单的问题,比如是否喜欢去人多的地方之类的问题去判断和我是不是一类人,但早就不这么想了。
可能听了我说的,更印证了她的想法。她不确定我是否对她有好感。也不能接受我们因为适配才继续发展下去。她觉得可能在我看来两个人能聊下去,无人退出,就可以发展下去,但不该是这样的,她还说,觉得我跟她聊天对我来说是一种任务。
我第一次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了,我不是这样的(至少我这么认为),我也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么想,感觉聊了很久,她也不是很懂我。
后面可能两个人都带了一些情绪,聊了一些,但是深层次的不同还在,也为日后埋下了伏笔。
可能是我们的观念不同,我觉得优秀的人很多,但对于大多数人,我的态度都是你很优秀,但与我无关,我很难因为别人身上的一两个点去接近别人,更多的是看相处的感觉,两个人是否有一起走下去的意愿很重要。而对她来说,明确的吸引的点很重要。
作息
我们另一个矛盾的点在于作息。
我还算是一个作息比较规律的人,她比较喜欢熬夜。我之前也熬夜,后来可能随着年龄大了或者作息改变了,熬夜的确会觉得身体不舒服,就很少熬了。
认识她之前,恰好看到了书中说的一句话,“无所失则不得变”,大白话就是没有失去的,就没有改变,人们常常无法改变就是因为害怕失去。如果我想找对象,就不能像现在这样生活,毕竟要留一些时间和空间给对方,所以我觉得熬一些夜也是可以的。
我们太能聊了,每天差不多能聊2个小时,而且是专心聊天,不干别的。想过早点开始聊天,但依然能聊到很晚。虽然我也知道熬夜不好,但是聊天的过程的确让人开心,所以也没太在意。自己生活的时候的确还挺规律的,但其实我自控力好像一直不太行。
眼看着熬夜对生活带来的影响一点点变大,起得越来越晚,上班越来越困,我总是在内心给自己设定目标,最开始可能是今天聊到12点,然后转眼就12点15了,也没有结束的迹象,那就聊到12点半吧,早睡半个小时也好啊,然后就12点45,1点了,只能感叹聊天的时间过得好快啊。
戛然而止
就这样每天都聊天,聊了快一个月的时候,我们约定在周日见个面。
见完之后我觉得是个不错的开始,她却觉得现实中的我和聊天的时候有些不同。
鉴于很多人在见过一次就不会再见面了,回家之后小心翼翼地开始了聊天,感觉也还好,甚至还一起复盘了一些今天见面的情况,我居然还提出下周是不是还要见面的提议,丝毫没有预感到事情会有不同的走向。
周一晚上聊天的时候,可能经过了一天的思考,聊天的时候充满了理性。虽然我感觉还好,但她却觉得不 OK 了。之前的适配度问题再次出现,依然是我们谈不拢的话题,聊到最后,她就不回消息了,当一个人不愿意再解释,大概也能看出她的态度吧。只是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而我还没有做好准备。
周二中午的时候,我发了消息,她说要想想。感情可能更需要感性,当一个人仔细思考的时候,大概也是要结束的时候吧。
周二晚上,我又像之前一样按时睡觉了,但是第二天9点才醒,可能补了之前的觉吧。
周三的早上下了雨,走路去上班,安静的下雨天,一路上都在思考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到了公司,我还有点不死心,想着这么冷着,迟早要凉,就发了消息,她说中午回复,回复的用词十分官方,我感觉我是她的客户,切实感觉到了关系的转变,也不再需要什么答案了。
周三的中午没收到消息,到晚上我已经不期待什么了,在原来聊天的时间稍晚一点她发来了消息,理由就是兴趣和话题点方面少了一些吸引。即使我内心还在想争辩着什么,却依然表示了对她的决定的认同,此刻我又化身悲伤蛙,即使内心很悲伤,却依然要装作没事的样子。之前她还会问我,是不是换个人也能聊这么久,我说不会啊,这是最近4年多的第一次,她当时可能还觉得聊天的关系很好维系吧。至少在我这里,好像没那么容易,而我们的结局也印证了这一点。
周三的晚上依旧按时睡觉了,不过在2点多就醒来了,很清醒,脑子里就在想这些事,包括要写这个文章也是那时决定的。我很不喜欢人的态度的转变,我会觉得人很可怕,之前热情似火,之后就冷若冰霜,而转变的时间甚至只需要几个小时。所以不喜欢在有很多了解之前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就是怕会面对这种转变,很不幸,我又体验了一次。
周四的晚上,按时睡觉,这次睡了个好觉,正常的时间起来了,好像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