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
一见钟情不及日久生情。
我不是说人,说的是食物。
我妈常做蒸南瓜蘸鸡蛋酱,年轻时我是不喜欢吃的,甜不甜咸不咸,那种蔬菜土生土长自带的甜是淡淡的还夹着点好像泥土的土腥味,哪有巧克力甜的香腻醇厚,再说情感上也接受不了,觉得这道菜就是老年人专属菜,我这么青春靓丽应该吃鲜嫩麻辣的海鲜,热气腾腾的火锅,色香味俱全的地方菜,烟火缭绕的小烧烤,蒸南瓜明明就是一道东北农村土菜吗,我怎么会吃它?
四十五岁以后,再回老妈家,桌上依然有这道农村菜,好久不吃尝一口吧,突然就吃出了别样的感觉,淡淡的味道正好符合我现在清淡的口味,再一口下去,软软糯糯香香甜甜,简直让我爱不释口。
今年48岁,这一阵子疯狂的喜欢上一道菜,和朋友说起,朋友笑我土到掉渣没啥追求,因为我喜欢吃的这道菜是大葱蘸大酱。
虽然我生在东北,但结婚之前我就没吃过大葱蘸大酱,父母都是关里人,据说关里人不吃生菜(生的菜)不下大酱,所以我家的餐桌上从来没有未经熟加工过的菜。
结婚后到了婆婆家就不一样了,他家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一日三餐必须有的一盘菜就是大葱蘸大酱,全家都乐此不疲,婆婆把几根小葱熟练的卷成一小捆蘸着大酱,吃得那叫一个香,只是不说话还好,一说话那是满嘴大葱味,直打鼻子,我心里暗自嫌弃。
有时也很好奇它好吃在哪里,忍不住尝一口,然后就立刻、马上偃旗息鼓,赶快吃口大米饭压压它刺激的味道。
一晃二十多年,婆婆和我们都见老了,餐桌上这道菜却是从不缺席,四季常青。
这么多年我都讨厌的东西,这一阵不知怎么的,就突然对它产生了好感,而且是无与伦比的喜欢,顿顿必有,也不管出不出门有没有味,必须得整几根大葱蘸大酱才下饭,卷吧卷吧,酱里一蘸,咔吃咔吃,越吃越香越品越甜,吃出了东北大妞的豪爽,也吃出了东北老娘们儿坐炕头的风范,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总结了一下
味蕾的喜好是会随着年龄改变的,由浓转淡,由繁至简,从重口味变得清欢,就像我已经好久不吃巧克力,就像我突然喜欢上吃大葱。
也或许人的情感里都有怀旧的基因,耳濡目染,连饮食都越来越接近两个妈妈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