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中午,我朋友阿勇打我电话 ,让我帮忙看份材料,我答应了。很快我的微信就收到了下面这张图片资料:

这是一份遗嘱,大概内容就是在2008年12月27日,有位80岁高龄的老太太表示在其去世后要将其在深圳某股份合作公司的壹股股权给其孙子某某某继承。
收到图片大概十来分钟,阿勇的电话又打进来了。在电话里,阿勇告诉我他们村有位老人前阵子去世了,老人在生前立了份遗嘱,就是上面那份。老人去世不久,她的孙子就拿着遗嘱到公司,要求公司配合更名,将老人名下的那份股权变更到他名下。但是老人的其他个别子女也找到公司要求不能配合更名,说遗嘱没有经过他们的同意,没有效。阿勇是公司的管理层,这事归口到他的职责内,所以他找到我,想了解一下这份合同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在电话中,我还了解到这份遗嘱中的三个见证人其实就是老人的三个儿子,现在是其中一个儿子跟香港的女儿在吵着说遗嘱无效。
在深圳,这些股份合作公司属于集体经济组织,这些公司的个人股东其实就是原先村集体组织里面的原居民。在本世纪初期的深圳城市化过程中,原先的村集体的经济发展公司变更成为了股份合作公司,村集体里面的原村民就成为了股份合作公司里面的股东。
最近这几年,随着土地房产的价格上涨,原集体经济组织名下的一些物业也伴随着旧改、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发建设给股份合作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这些合作公司里的壹股往往意味着价值过千万的资产。所以,最近几年涉及这类股权争议的纠纷也显著增多,很多老人由于在生前没有及早做好安排,导致去世后家人争夺财产的纠纷频发。
在分析这份遗嘱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遗嘱?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做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才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遗嘱可以分为五种表现形式: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和录音遗嘱。当事人所立遗嘱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如果遗嘱内容与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抵触,或者有指示他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等违法情节,遗嘱均无效。
阿勇发给我的这份遗嘱无疑是份代书遗嘱,在内容表达上也很清晰——老人表示在其去世后将其在某股份合作公司享有的壹股给指定的其个孙子继承。其实,在法律上孙子女并不属于法定继承人序列。老人这壹股应该是要遗赠给其指定的那个孙子。
这份遗嘱从内容的表达上非常容易给人诟病之处有:1、老人对遗嘱中所说的那份股权真的享有完全的所有权吗?如果在当初取得这份初始股权时,老人的配偶仍在生,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则这份股权应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时这份股权老人就没有全额的所有权。如果这样,老人这份遗嘱就涉及到了对没有处分权的财产进行了遗嘱分配,这显然是不合法的。2、如何能够证明在立这份遗嘱时老人是有民事行为能力且该遗嘱是她的真实意思表示?毕竟从内容表述来看,老人当时有80岁了,还患病在身,老人是文盲不会写字,只会按手印。这样就不能排除厉害关系人是欺骗老人在这份材料上按手指印的可能性。
另外,这份遗嘱的见证人都是老人的儿子,这些人在老人去世后都属于法定继承人。依照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继承人是不能做遗嘱见证人的。显然,这份遗嘱在形式上也不符合法律的规定。
所以,这份遗嘱在我看来在内容上很难证明老人当时具有行为能力且意思表示真实,在形式上也不符合法律规定,所以被认定为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可能性更大。
那这份遗嘱要怎么做才更可能有效呢?如果当时在确定了老人确实享有那份股权的完整所有权的前提下,能够将老人立遗嘱时的过程拍录下来,在录制过程中老人能够完整地口头表达叙述出遗嘱的内容来,同时在场代书的人以及见证人都属于跟继承人及继承财产是没有利害关系的人。那么这样的一份遗嘱,即使现在有争议,但得到法院认定有效支持的可能性将会更高。
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名人在生前由于没有对财产做好分配规划安排,导致去世后子女家人争夺财产,纷争不断,家人反目成仇,让围观者惋惜不已。此外有些老人其实在生前是有这样的意识,也做了一些安排,但由于对法律的不了解,也没找专业人士帮忙,导致生前的意愿落空,家人还是发生争议,就像今天所说的这位老人一样,其实这种情形更令人可悲可叹。
逝者已矣,来者犹可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生死可能只是瞬间之事,但如果我们能够及早做好安排,不让生前的财产成为日后的祸端,那么即使离开这个世间,相信也能更为安详无憾。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七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第十八条 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一)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
(二)继承人、受遗赠人;
(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