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刮进一缕凉风,似乎终于给人一个喘息的机会。云层逐渐的散开,透出一颗颗忽闪着亮光的星星。决不能让凶犯再次逃脱!
沈凌站在桌前,两指捏根铅笔,笔尖在城区交通地图上游走,不时停在一个地方,勾成个圆圈。盛福来饭店、宾馆、白酒厂,道路两边可能藏身的场所,可能逃离的方向。沈凌得出判断:尤鸣宾馆受挫,极有可能再次作案,他会选择什么目标呢?如果他选择逃离会走哪条线路?
图上一共五条公路线路,其中主要一条通往省城,凶犯携有枪支,一但进入繁华的省城后果不堪设想,对缉捕也会造成困难。另一条通向外地市,可能性不大。还有三条公路通往下辖的县城,又能是哪一条呢?
“小唐,马上给省公安厅发报:7•10嫌犯已被惊动,极有可能沿公路逃窜,希望相临县市公安机关对车辆进行严密盘查。”小唐转身往外走去,沈凌随即补上一句,“疑犯身上带有枪支或其它凶器,盘查时注意防范。”她知道,她必须做出更周全的预案。
手里的笔继续游走,以致康凯走进来都没有发觉。康凯吃了一把胃药,缓解了疼痛,他静悄悄站在沈凌身边。
“老康,你看这里……”没有抬头的沈凌轻声说道,笔尖在图上画个圈圈。多年的默契使沈凌不自觉的感知身边出现的人是谁。
“第二粮库!”康凯低下头细看,通往B县的公路旁印着“第二粮库”。
“对!过了B县四通八达,即可向南、也可往北方向逃窜。这里是粮库,如果尤鸣再次作案目标极可能就是第二粮库!”
康凯盯着地图,手指向前伸展着。“过粮库三十公里有条河,就是呼伦河下游。河面有一座桥。”他脑子里不停想着,尤鸣若是当地人,对这一带的河流状况自然熟悉。“沈处长,我同意您的判断。”康凯又说:“宋峰独自跟踪姜魁,挂来电话,说姜琳下午去见了姜魁。半个多小时后走了。其他都正常。”
“这样,你以地局和专案组名义,给三个县再打个电话,要求封锁公路,绝不能让可能逃窜去的疑犯进入县城。还有,通知内保科,要求各粮库等部门加强巡逻,盘查嫌疑人员。”
黎明前的黑暗!多种因素都存在,情况随时可能突变,沈凌不可能把专案组成员同时调往一个方向。她需要更准确的信息情报!小唐非常快速走了进来。
“电报是否已发出?”沈凌问。
“是的!已经发出。”小唐靠近一步,“沈处长,有您的电话在隔壁……”。
电话里熟悉的声音。“直接说正题……”接下来就是沈凌“嗯……嗯……”的听着。最后她冷静的说道:“你原地待命,等我的电话!”沈凌放下话筒。
失踪的大华把电话打进宾馆,服务员接听并做了记录……。她说自己不在城里,转告陶勇注意安全!尹志华——本案关键人物。她不在城里又能去哪儿?她会不会撒谎,故意施放一颗烟雾弹,这不是不可能。否则,她为什么不直接向公安机关投案?
袭击陶勇的人头戴鸭舌帽,戴着口罩,如果他就是尤鸣,他还会在城里吗?这是一项艰难的决定。放弃城里搜捕,如果错了,不知会带来多么大的后果。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沈凌深思着,看着手表指针。康凯大步走进来,脸上淡淡流露出一丝兴奋神情。
“沈处长,接到宋峰的电话!”……
跟踪是不容易的,尤其这样的暴雨天,路上的行人少。一个人在远郊的粮库蹲守,最容易暴露,他不得不随时变换地方。四点多钟的时候,两个生意人和姜魁离开粮库,同行的还有一个年轻人,他们走进一家饭馆。他准备混进去,仔细观察。进门时,戴墨镜的人从他旁边擦身而过。他要了一碗打卤面条,等着的时候,听到挡着布帘的单间,不时传出粮食价格之类的话。
宋峰吃完面条,没有理由再坐下去。他不敢确认那个生意人就是大眼儿。他没法进一步的靠近。他又不能离开去打电话。他走出饭馆逗留在附近。雨时断时续,穿着雨衣,里面的衣服也湿透了。
不知过了多久,姜魁伴着小青年晃晃悠悠一起走出来。那个人没了影子。天黑了,他如果不亮出身份就进不了粮库,亮身份也就等于把自己暴露出来……。宋峰想尽办法,最终还是混进了粮库,他必须找到姜魁的准确位置。……他还是被人发现了,幸好发现他的人认识他,没等对方说话,他就捂住了保干的嘴……。他撒了一个两人都不信的谎,保干也没追问,后来带他去个地方才挂了电话。
“两个生意人?”沈凌自言自语着。如果从时间上分析,理论上尤鸣有可能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他骑着摩托。两人若果真是尤鸣和大眼儿,那么,他们先去粮库只有一种解释,为了摸清粮库情况。回到城里突袭陶勇,然后再抢劫粮库保险柜。出奇的想象,尤鸣真能这么做吗?如果这两人就是单纯的生意人,结果会怎么样呢?
这时,李强从外面走进来,不待歇息就汇报起来。他说,看见陶勇回了宾馆,大华依然没有踪迹,全城清查没有任何线索。他的话音刚一落下,康凯就插进话来:
“沈处长,我的建议是,把清查重点放在几条公路上!……”
没有充分的时间了。“李强,你带人速去第二粮库,查看周边情况……”!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