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了鹿仙贝在千聊的演讲,关于她写作的一些心得。昨天特意去书店,买了她推荐的几本书,主要是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和罗伯特.麦基的《故事》。读了一点点下次分享。不过让我意外的是买到了中国最会讲故事的人许荣哲的《小说课--偷故事的人》(贰)。
我是唯一一个逃出来向你报信的人----读许荣哲的《偷故事的人》两个小时一口气读完,身心畅快,仿佛在沙漠中及时喝到了那清凉的泉水,同时被作者的机智幽默逗得捧腹大笑不时会心又如醍醐灌顶一般通透自在。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华语文学素材,用精密的手术刀一一剖解,思想之独特让人耳目一新,备受启迪。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写作距离近一点,实用感强”。
一、作者许荣哲
台湾大学、国立东华大学双硕士,在台湾被称为70后最会说故事的人。他是罗振宇眼中最适合中国人的故事入门教练。曾任《联合文学》杂志主编,现为某电影公司负责人,并在台湾科技大学等机构授课。曾获台湾时报及联合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台湾新闻局优秀剧本奖等多种奖项。在台湾,他每年做300多场关于写作的培训和讲座,很多人评价他讲得比写得还好。
他的人生目标:学会全部的忍术,理解所有的真理,成为为极致的个体。(和《火影忍者》里里的坏蛋大蛇丸一模一样)
他的名言:契契诃夫死了,卡尔维诺也嗝屁了,只有我还活着!在写作的路上,我知道自己是有翅膀的天使。
是不是很有个性?乍看之下觉得很狂妄。不过等读完书觉得作者还是很有一套的。
二、我读《偷故事的人》
最大的收获是“三分钟说一个完整的故事”
开头作者就讲了自己初进编剧班老师讲的“三分钟说出一个完整故事”的经历。这与罗伯特麦基的《故事》(这应该是编剧界的圣经,感兴趣的同学可自行百度)完全吻合,甚至也比较符合《千面英雄》的讲述。原来我们以为自己不会讲故事,只是我们不知道经典故事的“套路”而已。“套路”并不等于俗套,它有着自己内在的严密逻辑。是有经验的人梳理出来的有效路径,可以帮人们少走很多弯路,何乐而不为呢?
如何三分钟讲一个完整故事?
首先要给自己提出七个问题:1、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也可以说他的梦想是什么?
2、他的“阻碍”是什么?
3、他如何“努力”?他会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他的梦想。
4、“结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
5、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那么有超越“努力”之外的“意外”可以改变这一切吗?
6、意外发生,情节如何“逆转”?
7、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化为公式就是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
这些问题的内在根基在于“我们都是人类”,有共同的人类体验,面对过相同的人类困境,自然也提出过相似的生存疑问,自然也都寻求解决之道。这也是我们都需要故事的原因。故事是想象力和智慧的集合体,是经验和知识的变相传递。人类离不开故事。
作者拿《80天环游世界》来做了举例说明:
1.目标:主人公霍格跟朋友打赌,他要在80天内环游世界一周,并以全部财产作为赌注。就这样,霍格从英国伦敦出发,展开追赶时间的目标。
2.阻碍:(一)霍格被误认为银行大盗,所以沿途遭警察各种阻拦。(二)霍格是个软心肠的好人,常出于各种善意而耽误了行程,例如:他从印度婆罗门教徒手中,拯救了一个即将被陪葬的印度女孩。
3.努力:主人公用尽各种方法追赶时间。例如:冒着生命危险骑乘大象抄捷径,走进死亡丛林;搭火车强行飞越底下是滚滚江河的断桥……好几次差点丧了命。
4.结果:环游世界一周,回到英国伦敦。霍格一共花了80天又5分钟,输掉了比赛。
5.意外:令人意想不到到的是一一根据出发地英国伦敦的日期显示:霍格只花了79天又5分钟。
6.转弯:情节大逆转一一因为地球“自转”的缘故,导致各地时间不ー,形成了所谓的“时差”。所以当霍格往东走,绕地球一圈,花费的总天数就会减少天;反之,如果往西走,则会多出一天。
7.结局:主人公不只嬴得最后的比赛,还因为好心肠而抱得美人归。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醍醐灌顶之功效?
还有一点是小说的本质是虚构。作者拥有极大的主动权,但是我也想到了毕飞宇所说的,作者手中的“权力”是有限的。“洋葱有层次,妖怪也有层次,万事万物都有层次”。“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是故事,但是“国王死了,王后伤心而死”就是情节了。好的故事需要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情节细节填充。
这本书还介绍了很多,比如制造意外,两难,多重意外等等,都是百试不爽的技巧。希望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也可以应用到一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