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950182/143a5e6c3071a0de.jpg)
2016年11月,加入某网络社群,经历了一个处处被群里人比下去的沉寂时光;2017年6月,该社群升级换玩法,经历了4个月作为运营管理人员的鸡血时光;2017年10月至今,工作太繁重退出社群,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拼命加班时光,取关了所有自我管理方面的大V的公众号,只看专业知识方面的资讯。
突然,不焦虑了,无比地踏实。
我慢慢发现早起营、训练营、打卡营……所有这些社群的意义其实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大致有两种:对于没有目标的人,在这里汲取鸡血,午夜梦回时给自己一个安慰:我在努力;对于有目标的人,在这里获取手段,忙里偷闲时默默庆幸:我在多点开花。
而所有社群能够成立还运营得有声有色的心理基础,就是大众的焦虑感。我们总害怕被甩在后边甚至落伍,所以拼命追赶。但是这看似努力的举动,其实透露出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无知:不知道焦虑的来源,不知道解决的办法,所以飞蛾一样到处乱撞,也不顾一切飞向所有亮光。
其实,自察然后自知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而不是盲目进社群。君不见真正确定了自己的方向、有目标有计划地努力的人,几乎是不参加任何纯粹的线上社群的,至少是不单纯以参与者身份加入。因为他们忙到、充实到没有时间焦虑。
但是我也终不后悔加入过那么几个社群。因为它让我知道,你不必对所谓的“上进人群都在干的事”了如指掌,更不必事必躬亲的参与,我们没必要把自己裹进所有的漩涡,而是要自成岛屿。
网友评论